当前位置:

以“安居”护民心 荷塘区茨菇塘街道危房劝离工作暖心落地

红网时刻新闻11月23日讯(通讯员 王微)老旧院落的裂痕,是群众安全生活的隐忧;危房改造工程的实施,是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回应;及时地劝离安置,是民心守护的实招。近日,荷塘区茨菇塘街道聚焦麻园社区一汽运小区危房隐患,以“人民至上、安全第一”为核心,暖心推进危房劝离工作,用实际行动筑牢群众安居“防护墙”。

“风险清单”化为“安心清单”

荷塘区茨菇塘街道麻园社区一汽运小区2、3、4栋房屋建于上世纪70年代末,因建造年代久远且紧邻铁路,经专业机构鉴定为C级危房,存在显著安全隐患。“墙体开裂、线路老化,这老房子住着总悬心。”很长一段时间里,“安居”“乐居”成为这些住户心中盘桓难散的“奢望”。

图片2.png

群众安全大于天,居民对于“安居”“乐居”的期望,就是工作的“冲锋号”。在一汽运小区危房加固改造工程准备实施后,茨菇塘街道按照包片包安排,逐户上门宣传政策、引导居民搬离。“林师傅,咱们一汽运小区改造是政府实施的一项民生工程,只要是对危房进行改造,基本不改变原有房屋结构。”“放心咯李阿姨,不收费,房屋加固、污水立管改造这些都不用你们出钱。”深夜里,此起彼伏的细心解释和耐心劝导,逐渐平息了居民的不安和躁动。

工作组第一时间入户摸排,逐户记录家庭情况、同步评估安置需求,及时公示安置方案,讲清时间节点,回应居民诉求,同步对接临时安置、物资协调等,对合理诉求尽力争取,不合理诉求果断拒绝,将“风险隐患”转化为“精准服务清单”,为后续劝离工作打下暖心基础。

“政策要求”化为“暖心帮忙”

经过工作队的入户政策讲解宣传,许多住户开始搬离危房,为施工做准备。由于危房住户较多,撤离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特殊情况。住在4栋的汪姐由于中风长期卧床,站起来都非常困难,老旧小区楼道狭窄且无电梯,想要搬离实属艰难。

图片3.png

“换洗的鞋服鞋子和必要的生活用品分类装箱,老人的药物单独装袋贴标签!”当天,工作队员谭智奇带着党员和楼栋长、志愿者组成的“助搬小分队”来到汪姐家,“助小分队”迅速分工。女队员整理衣物和日常用品,男队员搬运重物。这场搬家没有专业公司的流水线作业,却处处透着“笨拙”的用心。

劝离不是“冷冰冰的通知”,而是“手把手地帮忙”。工作组组建 “助服务队”,全程帮办,帮独居老人和有需要的居民打包必要的生活用品、为困难家庭协调运输车辆,让居民搬得省心,让“搬家”变成“有人搭把手”的暖心事。

将老旧小区变成“心之所向”

民生无小事,安居是大事。从背老人下楼的 “弯腰一扛”,到帮居民搬运行李的 “搭手一抬”,这些藏在搬离里的细节,是“以人民为中心”最生动的注脚——老小区装着居民的生活烟火,而 “平安”,才是守护烟火气的前提。

图片4.png

“林爹爹放心,我们以后会经常过来‘骚扰’您的,工程的新进展我们会及时告知,保证让大家住上焕然一新的房子。”为了让居民“搬得出、住得稳”,除了跟进过渡安置、运送搬家物资、留联系卡之外,工作组还将定期回访过渡居民,把后续安居的期待,变成看得见的“进度条”。

此次危房劝离,是一次“风险的清零”,更是一次 “民心的升温”。从“危房隐患”到“安心搬迁”,茨菇塘街道用脚步量民情、用行动暖民心,把群众路线“走”进了居民的生活里,也“走”进了基层治理的实效中。下一阶段茨菇塘街道将继续把“群众安居”放在工作首位,以更暖的服务、更实的举措,让“安心安全生活”成为群众最真切的获得感。

来源:红网

作者:王微

编辑:颜洪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z.rednet.cn/content/646955/67/15451450.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头条
  • 时政
  • 社会
  • 民生
  • 部门·株洲
  • 区县(市)
  • 教育
  • 医卫
  • 乡村振兴
  • 财经
  • 房产
  • 红观株洲
  • 图片
  • 视听
  • H5
  • 活动
  • 公示公告
  • 问政株洲
  • 红网论坛
  • 记者文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株洲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