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1月20日讯(通讯员 贺婷军)“以前这里破旧不堪,如今新建的凉亭漂亮又实用,还添置了桌椅,大家都爱来这儿聊天、下棋,特别热闹!”近日,位于石峰区田心街道北岭社区北山一村6栋西侧的一处公共空间完成升级改造,一座名为“敦睦凉亭”的中式休闲亭正式落成,成为居民茶余饭后的好去处。

北山一村建于上世纪80年代,共有32栋住宅楼,居住着800余户居民。因年久失修,小区原有休闲区域出现地面塌陷、坑洼不平等问题,居民对改造的呼声日益强烈。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田心街道和北岭社区迅速响应,以田心轨道交通产业社区基层治理“百日攻坚行动”为契机,通过召开居民议事会的形式,广泛收集民情民意,积极回应居民诉求。
为破解改造资金难题,北岭社区探索“居民筹、街道补、单位帮”的多元筹资模式。9月份,社区组织物业、支部党员和居民代表召开联席会议,发动居民众筹资金。小区第一党支部书记韩自强撰写倡议书,社区网格员联合小区邻长挨家挨户动员。“起初部分居民不太理解,但了解这是惠及大家的实事后,很快转变态度,踊跃支持。”韩自强说。
在党员带头下,仅用几天时间,居民便自发捐款3000元。令人感动的是,80多岁、党龄50年的居民帅谦辉不仅自己捐款,还主动替儿子献上一份心意。
最终,项目共筹集资金4.3万元,其中田心街道支持2万元,鹏天物业出资1万元,联点共建单位出资1万元,居民众筹0.3万元。这场“众筹”不仅解决了资金问题,更凝聚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多方合力。
除了众筹资金,居民还全程参与凉亭建设,大家自发清理场地、拆除废旧设施,并就凉亭造型、选材等积极建言。10月13日,施工方在广泛听取意见后确定设计方案,项目正式启动。经过一个月精心施工,原本破败的角落“蝶变”为功能完善、美观实用的公共空间。

新建的“敦睦凉亭”采用中式风格,顶棚可遮阳挡雨,与周边绿化相得益彰。亭内增设桌椅,既满足休憩需求,也成为促进邻里交流的“连心桥”。韩自强介绍,“‘敦睦’寓意邻里和睦、社区和谐,希望这里能成为增进居民情感的新桥梁。”
此次改造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也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北岭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丁元春表示,下一步,社区将持续推进惠民工程,深化共建共享机制,不断激发基层治理活力,让群众在家门口更有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来源:红网
作者: 贺婷军
编辑:聂千川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