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网时刻新闻10月30日讯(通讯员 曹沉)为靶向破解教师教学成果转化的实操堵点,系统淬炼从纲要撰写到成果落地的全链条专业能力,10月28日,株洲市“双名计划”张蕾初中生物工作室在驻点校茶陵县城东学校圆满开展了工作室三年来的最后一次集中研修——“从纲要撰写到成果转化实操双训”终程活动。茶陵县城东学校全体生物教师共同参与。
活动伊始,工作室成员唐贝妮老师带来一节微项目式学习课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该课以新课标素养为导向,依托新教材,紧扣新中考要求,围绕“小鱼‘安家’”真实情境,构建“情境感知—问题拆解—实践验证—迁移应用”的学习路径。通过“小组合作+任务进阶”模式,引导学生从选材、分析到概念构建,层层深入,实现探究能力与科学思维的融合提升,有效打破理论与实践的隔阂。
课例观摩后,工作室成员围绕唐贝妮老师的教学展开深度研讨。大家从教学设计、课堂生成、学生发展、思维培养、教具优化等维度进行细致剖析,一致认为该课在情境创设、学生参与和思维引导方面具有示范价值,为后续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智慧。

随后,江润芳老师以“让科学思维贯穿生物课堂”为主题,对《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一课进行说课展示。她以膝跳反射实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经历“现象观察—问题提出—路径构建—概念归纳”的思维过程,结合仿真实验、智能体对话、AI课堂数据循证评价等手段,将抽象知识具象化,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同步渗透适应观与科技情怀,为在座教师提供了科学思维落地的教学新思路。
研修活动还设置了两场专题讲座。工作室主持人张蕾老师以《聚焦核心素养,做好课程纲要》为题,系统阐述了从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到学科课程纲要,再到单元教学方案的三级课程实施路径,指导教师精准定位目标、科学设计内容与评价,让课程纲要真正成为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支架和串联知识传授与素养培育的有效载体,擘画出兼具科学性与创新性的生物学科育人蓝图。

工作室指导专家、株洲市教师培训中心工会主席匡锋带来《初中生物教学主张探索》专题讲座。他从“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实践应用、培养科学思维”三个维度出发,结合论文撰写与成果提炼的实操方法,提出“选题小、立意新、选材实”的“三要”原则,以及“勤阅读、勤钻研、勤反思”的“三勤”路径,助力教师实现从教学实践者向教育研究者的转变,为生物学科科研生态的繁荣注入专业动能。
活动尾声,茶陵城东学校主要负责人对工作室三年来的引领与陪伴表达诚挚感谢,充分肯定工作室在推动区域生物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方面所发挥的辐射引领作用,并希望今后能建立长效联合教研的机制。
本次终程研修以课例观摩探教学实效,以深度研讨淬育人智慧,以思维说课拓教学新境,更借讲座为课程纲要撰写与成果转化指明路径。三年研修虽告一段落,但教育探索永无止境。未来,全体同仁将携研修所获,以课程纲要为锚,让核心素养扎根课堂;以科研思维为翼,让教学成果焕发价值,在初中生物教育的沃土上持续深耕,共绘学科育人新篇章。
来源:红网
作者:曹沉
编辑:任欣蓓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