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天元法院:账户进款引两难,法院协调促两全

红网时刻新闻10月23日讯(通讯员 赵开)近日,天元区人民法院成功化解一起涉企执行案件,既为申请执行人兑现了胜诉权益,又守住了8名农民工的“血汗钱”,在优化涉企营商环境与保障民生权益间找到了最佳平衡点。

执行遇阻陷僵局,专款引发两难境

此前,天元区人民法院受理了一起申请执行人诉某企业的合同纠纷执行案,立案后依法对该企业银行账户采取冻结措施,但账户余额不足,案件一度陷入僵局。就在执行干警持续跟踪账户动态时,发现被冻结账户内转入一笔大额资金,经核算,该款项金额能够覆盖本案执行标的,案件本可就此顺利执结。

然而,被执行人却急匆匆向法院提出异议,称这笔钱款是合作方支付的工程项目款,专项用于发放8名农民工工资,若被全额扣划,农民工工资将无法按时发放,不仅影响工人生活,企业也可能因欠薪面临更大经营困境。一边是申请执行人翘首以盼的胜诉权益,一边是农民工期待兑现的“血汗钱”,还关乎企业的正常经营,天元区人民法院没有简单“一扣了之”,而是迅速启动涉企执行与民生保障协调机制。

府院协调寻良策,破局之道显智慧

执行法官第一时间约谈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企业负责人,同时联系农民工代表核实情况,详细了解企业经营现状、农民工工资核算明细及申请执行人的诉求。沟通中,法官既向申请执行人释明保障农民工工资的法律意义与民生考量,也向被执行人企业明确履行生效判决的法定义务,引导双方换位思考。经过多轮耐心协调,最终达成一致方案:由被执行人企业出具农民工工资明细及发放凭证,冻结款项优先支付农民工工资,剩余账户资金用于履行本案执行义务,助力企业恢复正常经营。

方案确定后,执行干警全程监督农民工工资发放流程,确保每一笔工资都及时发放到农民工手中,同时快速办理剩余款项的扣划、发放手续,及时将执行款交付申请执行人。至此,这起看似“两难”的执行案件圆满落幕,申请执行人的权益得以实现,8名农民工拿到了足额工资,被执行人企业也避免了因执行导致的信用危机与经营风险。

执行工作既要“有力度”,守住法律底线,也要“有温度”,兼顾民生与营商环境。天元区人民法院今后将持续优化涉企执行方式,在依法保障胜诉权益的同时,精准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等民生举措,既让法律的权威得到彰显,也让企业感受到司法的包容,让群众体会到司法的温暖,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强司法保障。

来源:红网

作者:赵开

编辑:曹缇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z.rednet.cn/content/646954/67/15375066.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头条
  • 时政
  • 社会
  • 民生
  • 部门·株洲
  • 区县(市)
  • 教育
  • 医卫
  • 乡村振兴
  • 财经
  • 房产
  • 红观株洲
  • 图片
  • 视听
  • H5
  • 活动
  • 公示公告
  • 问政株洲
  • 红网论坛
  • 记者文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株洲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