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看株检青年如何把“新声”写进DNA

红网时刻新闻5月6日讯(通讯员 罗兰 苏文豪)“谁能想到,我的‘社牛’属性会在工作中派上用场?”95后检察官助理陈诚在“星光熠熠 共赴新程”2024年度成果分享活动上笑着说。在株洲检察机关,青年干警用短视频普法、脱口秀式案例解说等新潮方式,让检察工作既有专业深度,又自带青春热度。近年以来,株洲检察机关聚焦“思想淬炼、素能提升、作风养成、创新赋能”四维体系,依托“株检新声”检察文化品牌,打造“青锋”工程,让青年干警的成长轨迹与新时代检察事业同频共振。

充电宝计划!让理论学习“活”起来

图片

“我从您身上感受到了满满的能量!”2024年5月,市检察院青年干警齐聚“株检新声·思享汇”现场,聆听“全国模范检察官”、醴陵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何秋花分享办案经验和学习体会。

“如何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做到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从检 17 年的历程中令您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困难是什么?”互动环节一开始,青年干警们就像打开了话匣子,纷纷抛出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现场气氛热烈如火。从如何抽丝剥茧审查复杂案件,到怎样坚守廉洁底线不为外界干扰所动,何秋花认真倾听,耐心解答并给出建议。一问一答之间,思想火花不断碰撞,像星星之火,在空气中蔓延。

类似这样的思政讲座,每月都会如期举行。株洲市检察院创新打造“三学联动”机制,通过党组领学、支部研学,青年讲学,将理论学习从“单向灌输”转变为“双向奔赴”。

“株检新声·读书班”以线上短视频的形式,组织青年干警围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著作,用“青春版”语言传播党的创新理论;“行走的思政课”组织参观李立三、秋瑾故居等红色教育基地37场次;3篇传学讲学心得体会被省检察院推荐。

实战副本加载!解锁检察“超能力”

图片

“第一次参与办理这种‘大案’,收获体会很多,我还得慢慢总结体悟。”同样是90后的青年检察官助理何爱军,和师傅黄小平办理某公司商业秘密侵权案件后感慨道。天元区检察院“天知护”团队创新运用“技术调查官+专家辅助人”机制,不仅帮企业挽回损失超2000万元,还走访企业进行宣讲普法,针对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保密措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发相关检察建议。

这是“青锋”工程的实战练兵计划的缩影,像他这样的青年干警还有很多。

据了解,株洲市检察机关聚焦“制造名城”建设,组织36名青年干警成立“三进三必讲”服务队,开展走进企业普法宣讲活动;拟于不久后上线的“株检优企”小程序,能及时接受处理企业反映的问题或者诉求,为提供法律指导或者法律咨询的“点菜式”服务。

石峰区检察院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团队成员、90后青年检察官杨杰参与编撰的《工作指引》为企业、园区、协会开展商业秘密保护工作时提供参考,已成为本土企业商业秘密保护的“避坑指南”。

醴陵市检察院的90后青年检察官余思思带领团队创新研发了“醴心护未”强制报告小程序,实现线索流转一键送达,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无所遁形。

2024年以来,全市由青年干警参与办理的16件案件入选最高检、省院典型案例,63个集体、50名个人获省级以上表彰。用他们的话说:“办案就像打怪升级,每啃下一块‘硬骨头’,技能树就点亮新分支!”

成长进度条拉满!青春赛道的“株检答案”

“今天的论辩题目相对模拟题来说更有挑战性,不仅考验法律专业知识,还对逻辑思维能力有不小的挑战。”4月30日,全市检察机关刑事检察业务竞赛的决赛结束后,市院参赛选手陈柯伊与同组的选手交流道。这是本次全市刑事检察业务竞赛的一个小片段,在这三天的赛程里,42名公诉精英齐聚市检察院,通过笔试、答辩和论辩,加强队伍专业化建设,促进全员岗位“练兵”。

这是“学、练、训、评、赛”有机融合的最后一环,也是从学到用的完美体现。据了解,为全面提升青年干警业务素质,紧紧围绕“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工作要求,株洲市检察院积极打造“老检叨”“株小检”特色品牌,建立“微课堂、云课堂、大讲堂”培训模式,推动线上线下互补、“学、练、训、评、赛”结合,构建起立体化、全方位的检察培训体系,助力检察人员素能提升。依托“检校合作”,建立“双导师”培养机制,为每位青年干警配备业务导师和理论导师,通过“一案双查”“文书互评”提升监督质效。

对青年干警呼声最高的培训机制问题,2024年以来,先后邀请资深检察官传经送宝16次、输送学员参培受训近2000余次、业务竞赛比学赶超15次、搭建平台交流锻炼10余次,进一步开阔学员视野和提升综合能力。

数据显示,青年干警2024年以来平均参与重大专项任务4.2个,发表理论研究成果40篇,开发的“财产刑执行大数据监督模型”在最高检组织的评选中获评模型推广优胜提名检察院。正如全省优秀公诉人雷桂卉所说:“在株检,成长不是‘单机游戏’,而是全程高能的‘团战副本’!”

“从‘检察新兵’到‘业务标兵’,‘青锋’工程让我找到成长的N种可能。”全省检察侦查业务标兵龙观兰有感而发。如今,在湘江之滨,在厂房车间,在田间地头,那抹“检察蓝”始终跃动着青春的光彩。当“株检新声”遇见“制造名城”,这场关于理想与热爱的化学反应仍在继续!

来源:红网

作者:罗兰 苏文豪

编辑:曹缇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z.rednet.cn/content/646949/98/14931318.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时政
  • 社会
  • 民生
  • 部门·株洲
  • 区县(市)
  • 教育
  • 医卫
  • 乡村振兴
  • 财经
  • 房产
  • 红观株洲
  • 图片
  • 视听
  • H5
  • 活动
  • 公示公告
  • 问政株洲
  • 红网论坛
  • 记者文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株洲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