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技能照亮前程丨湖南化工职院李志敏:三尺讲台育匠才 青春挥洒职教路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龙琦 株洲报道

在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有这样一位青年教师,她怀着对教育事业的赤诚热爱,扎根职业教育工作。她不仅在教学一线培育出了优秀技能人才,还以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裁判身份,为推动职业教育发展贡献力量。她就是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负责人李志敏。

深耕教学一线,以专业建设服务学生成长

3月31日下午,记者见到李志敏时,她正在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化梦工坊”指导学生进行氧化铝坩埚项目完善工作。

1.jpg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负责人李志敏。

在职教领域从教多年的李志敏,同时也是第十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化工总控工赛项的裁判,指导学生参加第十一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1项、湖南省大学生创新比赛(2024)三等奖1项,参与省市级项目3项,公开发表论文6篇,其中SCI4篇,参编教材3部。

“教师的底气就是知识,有足够的知识水平支撑就能从容应对。”作为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负责人,李志敏认为,专业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载体。

在教学中,李志敏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创新“项目化+情境化”教学模式,将企业真实案例融入课堂,例如通过模拟化工总控工操作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故障排查与工艺优化技能。

近三年,她所授课程的评教优秀率均达94%以上,学生评价中高频出现“严谨负责”“善于启发”等关键词。

在指导学生方面,李志敏始终以“点燃创新火花”为目标,激发学生的创新力。

2024年,李志敏指导的团队凭借《赋能航发,扬我国威——氧化铝坩埚》项目获第十一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备赛期间,她与学生同吃同研,从文献查阅到实验设计,从商业计划书撰写到路演答辩,全程倾注心血。

作为指导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的专业知识,带着学生研究竞赛规则、总结操作技巧和操作要点,还要营造浓厚的赛前训练氛围,同时时刻关注学生的身心状况,让学生高效备赛。

“李老师不仅教我们技术,更教会我们如何以工匠精神对待每一个细节。”一名学生在赛后感言道。这个“90”后女教师是学生们眼中的“良师”,更是“益友”。

此外,在2024年湖南省大学生创新比赛中,李志敏指导的《赋能航发,坩埚有为——精密铸造叶片的品质守护者》项目获三等奖,并且成立了株洲航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与湖南湘润型芯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充分体现“以赛促学、以学促用”的教育理念。

投身科研与社会服务,推动行业技术革新

科研是高校教师的重要使命。李志敏始终以“解决行业痛点”为研究方向,主持或参与省市级项目3项,指导学生申请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明专利1项。同时,积极参与国际互认项目—基础化学原料职业仓标准的建设。

在学术成果方面,公开发表论文6篇,其中4篇发表于SCI期刊。工作之余,参编《化工节能原理与技术》职业本科教材1部,高职教材2部,并将行业新技术、新标准融入教学内容。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2.jpg

李志敏带领团队参加湖南省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进校园现场。

作为第十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化工总控工赛项裁判,李志敏深度参与到现场执裁工作。执裁过程中,她始终恪守“公平公正、严谨细致”原则,针对操作规范性、安全意识等细节逐一评分。

“在化工总控工赛项中,选手需在高压环境下完成流程操作和故障排除,这对裁判的评判标准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观察选手的临场反应和创新解决方案,能更精准地识别技术亮点与不足,为后续行业人才培养提供针对性建议。”李志敏说道。

以德立身,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师德师风是教师职业的灵魂。李志敏始终坚信“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

在担任班主任期间,她建立“一对一”学业帮扶机制,曾帮助一名家庭贫困的学生重拾信心,最终其以专业前五的成绩入职巴陵石化。

3.jpg

李志敏正在指导学生。

“新生就像一张白纸,看着他们找到未来的方向,我很有成就感。”为进一步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企业,李志敏建立“就业能力雷达图”,针对性提升学生简历制作、职场沟通等薄弱项,使得班级就业率达到93%以上,其中80%的同学就业于中国石化镇海炼化、中石化巴陵分公司、万华化学集团等。

教育关怀不因毕业而终止,李志敏还创建了“3年成长追踪计划”,通过访问相关校友持续关注学生发展。这种终身关怀的理念,使班级成为学生永远的精神港湾。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李志敏表示,未来,她将继续以“四有”好老师标准要求自己,深化“三教”改革,探索“岗课赛证”融通路径,培养更多扎根化工行业的高素质人才。同时,进一步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助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以实际行动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来源:红网

作者:龙琦

编辑:曹缇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z.rednet.cn/content/646948/95/14841294.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时政
  • 社会
  • 民生
  • 部门·株洲
  • 区县(市)
  • 教育
  • 医卫
  • 乡村振兴
  • 财经
  • 房产
  • 红观株洲
  • 图片
  • 视听
  • H5
  • 活动
  • 公示公告
  • 问政株洲
  • 红网论坛
  • 记者文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株洲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