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对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等作出新的部署。近年来,湖南省株洲市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着力培育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有效推动数实融合,并入选2024数字经济百强市。
加强顶层设计,夯实数字底座
强化数字经济顶层设计。株洲市坚持规划先行,制定出台《株洲市“十四五”信息化发展规划(2021-2025年)》《株洲市“智赋千企”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等制度文件,明确数字经济发展总体目标方向、工作路径、具体任务。强化组织保障,成立智慧株洲建设领导小组、制造强市建设领导小组、北斗规模应用指挥部等,将数字赋能工程列为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一号工程,全面赋能株洲市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以入选首批IPv6技术创新和融合应用综合试点城市、国家千兆城市为契机,大力推进5G、IPv6、千兆光网建设,前瞻布局建设云计算、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目前,株洲市城镇光纤覆盖率100%,行政村光纤通达率100%;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25.72个,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建设中国移动(湖南株洲)数据中心,是中国移动华南政务“云”五大中心节点之一和中南地区最大的数据中心;打造中国华录湖南数据湖,建成1500PB光磁一体存储能力的城市数据湖基础设施和国内第二条、世界第五条蓝光光盘生产线。
增加数字人才有效供给。高度重视数字领域人才建设,推出“人才新政30条”“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发展的六条措施”等,强化数字人才招才引智工作。组建株洲北斗时空信息研究院、天元智能科学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在湖南工业大学设立人工智能学院,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入选“国家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着力培育高素质智能科学专业人才。
做优数字产业,蓄积发展势能
培育优质企业主体。深入实施“智赋千企”3年行动实施方案,助力传统企业插上智能化翅膀,目前已打造13个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300余个智能车间,企业上云超4.6万家、上平台3000家,重点产业实现全覆盖。开展“市场主体培育年”活动,立足株洲市产业基础和优势,大力发展具有特色优势的重点产业和企业,重点发展基于第三代硅基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集成电路全产业链,推动现有产业向中功率和低功率延伸,争取打造新千亿体量产业增长极。
赋能传统产业升级。围绕服饰、陶瓷、烟花爆竹等三大传统产业,开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建成国内首条5G陶瓷自动检测生产线,“面向陶瓷行业工业互联网的绿色低碳一体化管控平台”荣获2023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名单,其建设的绿色低碳工业互联网平台以醴陵陶瓷制造上下游企业为试点示范,打造醴陵陶瓷工业互联网生态圈。在服饰领域,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研发应用,“电商+长短视频+直播”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
抢占新兴产业赛道。坚持抢先布局未来产业,大力发展低空经济、工业软件、人工智能、功率半导体等未来产业。以园区建设为抓手,建成湖南省首家工业软件园,聚集华为、宝信等45家知名企业,5家企业入选“2024工业互联网500强”,逐步构建起覆盖制造业全生命周期的工业软件体系。重点发展基于北斗的数据产业,加快打造全国全域全场景北斗规模应用示范城市。目前,株洲市已连续举办两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入选全国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高标准定位设立北斗产业园,制定北斗产业链规划,株洲市时空信息产业集群规模达123亿元,初步形成从部组件研发、整星制造、星座营运到场景应用的北斗全产业链。
加强数字治理,提升服务水平
强化统筹协调,打破数字壁垒。建立网信、数据、行政审批以及各数据归集部门间跨部门协同机制,优化数据上报流程,完善数据共享体系。建立政务大数据中心,引导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主动采集并开放数据,支持社会数据通过政府开放接口进行第三方合作开发,打通数据查询互认通道,建立安全有序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开放体系。推动基础能力全面应用,建成并大力推广时空信息平台、区块链平台、物联网平台等共性支撑能力,人口、法人等五大基础数据库不断夯实,有力助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加快数字应用,优化政务服务。持续推动数字政府、数字乡村、城市运营、智慧金融等应用场景建设。开发“智慧株洲·诸事达”政务服务APP,梳理政务服务事项1824项,集成市本级各服务功能2000余项,注册用户超281万,占全市常住人口70%以上,实现掌上“一件事一次办”事项418项。
筑牢安全屏障,护航数字建设。将网络安全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前提,不断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和网络安全检查考核指标。出台《株洲市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实施细则》,对株洲市使用财政性资金新建、改建、扩建的80多个信息工程和信息安全工程进行网络安全前置审查,保证安全技术措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连续三年开展“建宁杯”网络安全应急演练,全面开展“靖网”行动,组织对医疗、教育、能源、通信等重要行业182家单位开展全面自查,加固网络安全防线。
未来,株洲市将加速实现数字化转型,借力数字技术腾“云”而上,在数字经济领域攻城拔寨,持续巩固和提升制造业的领先地位,推动制造名城迈向数字经济的前沿阵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开启数字经济发展的新篇章。(作者系株洲市委网信办主任钟洁)
来源:《中国网信》杂志
作者:钟洁
编辑:颜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