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 记者 颜洪 通讯员 楚水莲 陈娜 株洲报道
“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句话诠释了株洲市人民医院中医夜市“走红”的机遇。
2024年8月14日,一场主题党日活动在株洲市人民医院前坪开展。该院门诊部所在党支部牵头,探索党建活动新形式,以“党建+中医义诊”在夜晚“开摊”,义诊的吆喝声听起来是一件“新鲜”事。
活动刚开始部分市民还在观望,但是活动结束后,医院收到了市民线上、线下的热心反馈,说明活动办到了市民的心坎上。这样的“电波”得到了医院党委的积极回应:夜市将持续开展,每周四晚“出摊”。
湖南省岗位学雷锋标兵集体颁奖现场。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一个党建活动发展到为民服务品牌,再到基层治理创新案例,如今株洲市人民医院凭借中医夜市又获湖南省岗位学雷锋标兵集体,荣誉背后彰显了“人民医院为人民”的公益情怀。
“走红”在于更合民需
时隔8天,株洲市人民医院中医夜市第二期如期而至,这次活动更加用心、用情。
现场设置了中医专家义诊区、康复医学区、中医妇科区等摊位,新增了中医辨识、中药猜猜等科普互动体验区。此外,中药饮品区也增加了品种,市民可根据健康情况选择菊花茶、酸梅汤、凉茶等。
首场中医夜市。
“上周来的时候康复理疗区范围小,人多,天气又热,挤着不舒服。这次搬到了门急诊综合楼前坪,范围大了,还增加了很多座位,很暖心。”住在荷塘区前进村小区的黎先生说。
在中医夜市举行前,株洲市人民医院开展了讨论会,围绕如何回应民心,做好做大中医夜市进行了“头脑风暴”。
中医药标识区。
“我们依据第一次的夜市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优化布局、增加互动项目。”株洲市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王小莉介绍,比如康复理疗区比较火热,单独为摊位开辟了区域,同时义诊区和互动区也进行了布局,让所有的摊位更加合理。
活动中,野享帮志愿者还表演了扇子舞。一场中医夜市,办出了“快乐健康”的氛围感。
夜市一词,天生就充满烟火气。然而,在传统以“吃逛玩”为主的夜市中,中医夜市直接上“大分”,让市民在去与不去的选择中,直接过渡到“早点去,晚了没号”的急切中。
身体健康是市民最硬核的需求,超出期待的“走红”是市民给予的硬核回应。
创新模式融学于“趣”
“春日养生茶,祛湿、润肝、明目,可以来尝一尝。”2月28日至3月2日,株洲市人民医院中医夜市搬进神农耘春日集市,义诊的同时,科普与春季相关的健康知识,进一步拉近与市民的距离。
“此次活动是首次进集市,结合春季的气候特征做健康科普,效果很好,并成功‘圈粉’了年轻一代。其次也是想通过走出医院,服务更多的市民。”王小莉表示。
中医夜市搬进神农耘春日集市。
中医夜市为何越做越好,一期比一期火?
其实在每期活动结束后,医院在第二天都会进行复盘会,集思广益,总结活动情况,调整义诊项目等。会议以“一支部一特色”和“一周一主题”为要求,同时也建立“一周一调度、一周一轮值、一周一复盘”的工作机制。
去年8月以来,株洲市人民医院对中医夜市服务项目不断推陈出新,根据不同的节气推出专场活动,解锁了中医夜市新场景。
此外,医院不再局限于传统义诊,增加了文艺节目、趣味游戏、手工制作等内容。通过创新性转向与亲民化尝试,传统中医逐渐融入现代社会。义诊活动涵盖把脉、针灸、拔罐、推拿等传统中医技法,同时也融入了保健、膳食、游戏、文化推广等多种元素,让市民“能吃、能玩、能治未病”。
“看到有活动就来了,有一次套圈游戏我还套中了一只鸡,医生还告诉我用白术、茯苓炖鸡,可以健脾祛湿呢。”吴女士说。
掀起志愿服务热潮
2024年7月,荷塘区月塘街道合伙人“野享帮”项目启动仪式在市人民医院举办。该院成为野享帮便民服务队一员,全方位为社区提供人员、资金、物资、义诊等帮助。
“野享帮”项目启动仪式现场。
市人民医院作为社区的一分子,成为合伙人是为了扩大志愿服务范围,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
如何整合院内志愿服务和院外志愿服务,是今年医院思考的问题。
“今年的中医夜市我们将不仅限于院内,也将下沉到政企、学校、社区,更多地参与到株洲重大活动中去,更好地弘扬中医药文化。”王小莉介绍,希望通过中医夜市这个活动,能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凝聚社会力量,在全社会掀起志愿服务热潮。
此外,医院也将组建党员健康服务先锋队,与院外志愿队进社区开展上门服务,形成崇德向善、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新风尚。
从最初几张凳子、搭个棚子,到如今人头攒动、活力四射,株洲市人民医院中医夜市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真正做到了“信中医,用中医,爱中医”。2024年以来,已开展35场惠民活动,为市民提供健康服务超2.8万人次。
王小莉表示,此次医院所获得的湖南省岗位学雷锋标兵集体称号,就是对为民志愿服务活动的最大肯定,下一步,医院会持续升级中医夜市志愿服务活动内涵,下沉到社区,让更多群众受益,为建设健康株洲贡献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颜洪 楚水莲 陈娜
编辑:苏莉雅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