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科普丨株洲爱尔眼科医院:科学认识儿童斜视

红网时刻新闻3月5日讯(通讯员 刘霜)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视力健康一直是家长密切关注的重要议题。当家长注意到孩子在观看电视或与人交流时,头部不自主地偏向一侧,这可能是斜视——一种儿童常见眼病的早期表现。斜视,即双眼视轴不平行,导致眼位出现偏斜,它不仅会干扰孩子的日常生活,还可能对其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产生长远影响。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及时的医疗干预显得尤为关键。

斜视作为儿童眼病中的常见病种,其发生与眼部肌肉功能异常、神经支配失衡或屈光不正(如高度远视)等因素密切相关。根据《中国儿童青少年斜视防治指南》,斜视可被细分为内斜视、外斜视和垂直斜视等多种类型,其发病率约为3%-5%,确诊需通过专业的医学检查。

临床表现与潜在影响

当儿童出现以下症状时,家长应高度警惕,并建议及时就诊于专业眼科医院:

1.行为异常:孩子在阅读时可能习惯性地闭上一只眼,或频繁眨眼,甚至习惯性偏头视物。

2.视觉功能损害:双眼协同能力减弱,可能引发立体视功能缺失,影响深度感知。

3.继发改变:若长期未得到矫正,可能进一步导致弱视或代偿性头位等问题。

规范化诊疗原则

针对斜视的治疗,需遵循儿童视觉发育的自然规律,实施个性化的干预措施。这包括但不限于:

1.光学矫正:对于屈光参差超过1.50D的患儿,优先考虑验配矫正眼镜以改善视力。

2.视觉训练:适用于小角度斜视(<15△)的患儿,通过融合功能训练来增强眼肌的协调性。

3.手术矫正:对于经6个月保守治疗无效、斜视角超过20△的患儿,可考虑进行手术矫正以恢复眼位。

4.术后管理:手术后需持续进行双眼视功能的重建训练,以促进视觉功能的全面恢复。

预防建议

1.新生儿期筛查:在孩子出生后6个月时进行首次眼位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眼病风险。

2.学龄前防控:针对3-6岁的儿童,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角膜映光法筛查,以监测眼部发育情况。

3.术后追踪:对于已接受斜视治疗的患儿,应建立至少3年的屈光发育档案,以便定期跟踪其视觉功能的恢复情况。

株洲爱尔眼科医院提醒广大家长:斜视并不会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而自行消失。在孩子3岁以前,由于视力和视功能发育迅速,此时通过屈光矫正、视觉训练或手术矫正等措施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然而,若超过12岁再进行矫正,虽然仍可能改善外观但视功能的恢复将变得更为困难。因此,一旦发现孩子存在斜视的迹象或症状,家长应尽早带孩子前往专业的眼科医疗机构进行详细检查。

来源:红网

作者:刘霜

编辑:颜洪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z.rednet.cn/content/646947/97/14752938.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时政
  • 社会
  • 民生
  • 部门·株洲
  • 区县(市)
  • 教育
  • 医卫
  • 乡村振兴
  • 财经
  • 房产
  • 红观株洲
  • 图片
  • 视听
  • H5
  • 活动
  • 公示公告
  • 问政株洲
  • 红网论坛
  • 记者文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株洲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