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8月2日讯(通讯员 郭晓罗)近期,株洲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党委向工程交易科授予“优化营商环境党员先锋队”旗帜,并在关键岗位设立“党员示范岗”。这标志着中心以深化“机器管”系统攻坚为核心,在优化营商环境道路上,正通过强基固本、数智革新、优服协同三个维度协同发力,迈向更高层级与更深层次。
近年来,株洲交易中心紧扣“规范、高效、暖心”目标,全面贯彻《湖南省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若干举措》,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精耕细作,全力打造具有示范意义的“株洲样板”。
强基固本,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动能。中心坚持将党建势能转化为发展动能,构建“中心组领学、大讲堂广学、业务探究促学”模式,制作《如果文明有模样》等主题短视频,传播“株事阳光 洲全服务”理念。深入开展“一把手走流程”,党员骨干干在前,深夜通宵奋战,确保项目交易“24小时不打烊”,深入实施“传帮带”,锻造“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专业队伍。场所升级成为党建赋能的有效延伸。4月底,中心完成新一轮功能场所改造搬迁,开评标区、监督区等功能分区明确,独立评标席位与隔夜休息室分离,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设置配套答疑室、复核室,保障交易全程无忧;依托全流程电子化,集成不见面开标直播与远程异地评标,实现“零接触、零干扰”管理,市场主体可直播见证关键环节;引入机器人送餐、电子安检,以技术刚性筑牢安全防线,深入落实“最多跑一次”。
数智赋能,“株事阳光”支撑效能跃升。中心以“机器管招投标”系统为核心引擎,驱动全流程数字化转型与效能升级。从招标文件生成,投标资格审核,评标打分等关键环节做到公开透明,极大减少人为干预。作为全省首批试点单位,截至目前累计挂网90个标段,圆满完成“机器管”项目65个标段,数量位居全省前列。取得丰硕的实践成果,成功完成全省首个“机器管+远程(主场)”双系统融合项目,为复杂项目高效交易探路;出台全省首份《机器管项目交易服务规范》,构建“标前主动指导、标中精准保障、标后智能溯源”全链条机制;首创“以测代训”实操培训模式,有效提升行业操作水平。场所的智慧化转型为“机器管”提供坚实支撑。升级“电子档案系统”,以数字化推动服务效能与安全防护“双提升”。实施多重验证技术防范,进行全流程存证,实现信息泄露精准溯源,构建起立体技术防护网。
优服协同,“洲全服务”厚植发展沃土。面对“机器管”全面应用带来的转型挑战,中心创新推行“项目服务专员制”,提供“一对一”全流程跟进、“小班制”手把手培训,建立“疑问即答、问题即修、项目即办”的“三即”快速响应机制,有效化解转型期痛点。通过流程优化,工程类交易各方在交易快捷、投标便利、成本效益上普遍受益。坚持“项目不结束服务不中断”,切实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洲全服务”在升级后的场所内外持续拓展温度与广度。打造“如鱼得水”服务生态,成立帮扶小组,畅通问题反馈渠道;制定“一件事一次办”清单,归集6万余条工程数据支撑经济分析与流程优化;率先推出“信用+电子保函”服务模式,仅今年上半年,为企业释放资金压力1.5亿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坚决贯彻落实政府投资项目降成本工作要求,深化低价法交易,推动“双导引”机制,帮助市场主体尽快熟悉新流程。除此以外,中心着力构建立体化风控体系。在强化内部技术防控的同时,积极配合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开展招投标领域专项治理,形成协同监督合力,筑牢交易安全屏障。
站在新起点,株洲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以先锋旗帜为引领,以“株事阳光”涵养清朗生态,以“洲全服务”摧发改革进程,持续创新实践,深刻诠释新时代营商环境优化的本质要求,从项目进场交易的“精准滴灌”,到“机器管招投标”全域应用的主战场,株洲中心正以“创新无止境”的坚守,不断书写优化营商环境的新篇章,为“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增添生动注脚。
来源:红网
作者:郭晓罗
编辑:颜洪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