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县米粉非常Q弹
2025年1月14日上午,湖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长沙开幕,省长毛伟明代表省人民政府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夜间经济、直播经济发展,培育更多有“烟火气、湖南味、国际范”的消费新场景。
湖南味,少不了攸县味,攸县味翘楚,攸县米粉必须有名字!
攸县,不仅是一座城,更是一种向往。
攸,浓缩了中国人的生活深度。攸县人,是中国人生活的“黄金配角”。80万攸县人,20万在全国各地打拼。他们吃苦霸蛮,凭借勤劳的双手掌控着中国人的衣食住行。
攸县人的一天,从一碗米粉中苏醒。
攸县烧汤粉,是攸县最为出圈的选手,最懂攸县人的胃。嗍一碗烧汤粉,是攸县人的“倾城之恋”,亦是异乡游子心底的暗香。
攸县米粉省级非遗传承人廖钟鑫,以传统米粉工艺将早籼米粗制为米面,以18道工序细作成米粉。攸县人敢想敢拼,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融入米粉,创造出品类繁多的米粉,并出口美国。
攸县烧汤粉的配料
何以解攸?攸县是这一碗快意的烧汤粉。它,最粗放也最细腻,最专注也最开放,它是身在异乡的攸县人,身体和灵魂最微妙的牵绊。无论哪里的粉,都不及家乡的那一碗。
攸县好吃,有目共睹。但真正成为80万攸县人舌尖上共通的乡愁,却是最日常的米粉。
在极为讲究地域派别的米粉江湖里,攸县米粉凭借“松弛感”出圈。它的特立独行早已脱离“吃圆的还是吃扁的”桎梏,也超然于各种码子之外。一碗鲜香热辣的攸县烧汤粉,更像打通任督二脉,在有点烫嘴的嗍粉间隙,成为米粉界最快意江湖的米粉。
一碗烧汤粉里的松弛感
若论吃米粉的松弛感,谁也比不过攸县的烧汤粉。一碗烧汤粉,养刁了攸县人的胃,更拿捏着攸县人一天的精神面貌。
攸县米粉属于干制细粉,其吃法无外乎将其泡发后“炒、煮、蒸、凉拌”。攸县人并不拘泥于此,他们从这种不起眼的细米粉中找到灵感,用高汤搭配当地各种新鲜食材,捣鼓出“烧汤粉”的吃法。
在攸县,好吃的烧汤粉店,都是店面不大、甚至可以说毫不起眼,却深藏功与名。不管开在城中心或街巷旮旯,哪怕是苍蝇馆子,都能做出攸县味觉系统里的那碗烧汤粉,既有攸县美食才有的鲜野和丰富,又能把日常烟火气接得瓷实。
攸县烧汤粉
每天清晨,当攸县各个粉馆飘出缕缕炊烟,像给全城释放出信号,吃攸县烧汤粉的时间到。四面八方陆续有人汇聚小店,坐等一碗热辣滚烫的烧汤粉。而米粉店里,不锈钢大锅边缘勾放了几只篾篓子,每只篓子里放了成束扎好的攸县米粉,底下的大灶冒出熊熊火焰。另一个烧得旺旺的炉灶上,已经支好大铁锅,待门口一声“来碗烧汤粉”喊出,两个锅同时开工。
守候烫粉锅子的师傅,左手提着篾篓子,抓一把泡发的攸县米粉浸入滚沸的水中,右手用筷子搅动米粉防止结块,时而提起篾篓子在空中抖抖,大概5分钟,待米粉煮得柔韧俱佳时及时捞出,放入早已摆放好的白色搪瓷大碗里。
掌勺的师傅围着一口大铁锅烧汤,她把控着攸县烧汤粉的灵魂。这锅汤是“秘密武器”,它决定烧汤粉口感的好坏,所以每个小店的制作手法不尽相同。在开了二十多年的周氏粉馆,这锅汤的底汤是用牛骨头、猪筒子骨或者鸡架一起熬制的高汤,味道极为鲜美。掌勺师傅的手法非常家常,用热油打底,放入本地辣椒粉提香增味,倒入高汤烧至滚沸,再放入瘦肉,窝个鸡蛋,整口大锅上层隐隐浮出红色辣椒、瘦肉、鸡蛋时,烧汤做好。这时,掌勺师傅快速拿出长柄大勺舀,将沸腾的烧汤倒入装米粉的搪瓷大碗里,再撒入葱花。一碗烧汤粉到食客手中时,依然保持在锅中滚烫的层次感。
攸县烧汤粉最经典的烧汤是以高汤打底,油辣椒佐味,依次汆入瘦肉、豆腐、猪血、鸡蛋、青菜等,待滚沸后倒入烫好的米粉中,主打一个鲜。此时的米粉完全浸泡在热辣的鲜汤里,吸收着汤汁,韧弹爽滑、回味绵长。
攸县烧汤粉是攸县人的“倾城之恋”,米粉在热辣的汤汁里浸入滋味。
攸县烧汤粉看上去朴实无华,让人误以为就是一碗普通大杂烩。其实越是朴实越考验做粉人的功夫。除了现煮的高汤,烧汤粉里普通的食材都非常讲究,瘦肉是当天清早的杀猪肉,选用猪后腿或柳条肉,保证新鲜的同时还要细嫩;猪血也是新鲜的,焯水结块,锁住鲜滑;豆腐也是当天现做,豆香味十足;青菜则是时令蔬菜。就着这锅冒着白雾的滚烫鲜辣汤,用筷子搅拌,先吃瘦肉、豆腐、猪血,再嗍粉,然后喝汤,鲜香气不带遮掩地直钻肠胃,直至额头冒汗,贪婪而快乐。这时候别提起床气,再多的萎靡不振都被烧汤浇得精气神十足。也难怪,攸县人常说,他们的一天是在一碗烧汤粉中苏醒的。
攸县人嗍烧汤粉也主打松弛感,端一碗米粉蹲路牙子上嗍,坐在马扎上嗍,站着嗍,串门嗍,姿势万千。在他们看来,吃一碗攸县烧汤粉,打一个带着鲜辣味的饱嗝,人生才算吃出新境界,这是外地人无法理解的幸福。
“湘东粮仓”成就攸县“米粉天堂”
攸县米粉的这抹快意,离不开“湘东粮仓”的加持。
地处北纬27°的攸县,有着山地、丘陵和平原交会的自然禀赋,洣江、渌江两大水系,加上酒埠江灌区纵横交错的水网,让攸县的农业生产坐享“老天赏饭”的便利。在这里种水稻,攸县种出了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县、国家粮食生产先进县。早在2010年,它便跻身“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南方粮食核心产区”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做大做强粮食产业项目重点支持县”行列,成为名副其实的“湘东粮仓”。在这片“水稻泽国”里,祖祖辈辈寻找着米、水和时间最和谐的共存方式。
起源于攸县莲塘坳阳升观“素斋”的攸县米粉,历经千年演变,从最初的米斋到手工米面、手工筒压搭粉,最终形成了如今在南方米粉界以“细”闻名的机械挤丝圆米粉。攸县米粉的每一次形态转变,都凝聚了匠心独运的精细工艺,这种“细”是攸县人的人生哲学,兼具柔韧和温情。
承担起这种纷繁变化的是本土早籼米。早籼米直链淀粉含量高,口感稍硬,攸县人将它陈化一到两年,利用时间让它变得香温玉软,并将所有的奇思妙想托付在一碗米粉里。陈化后的早籼米做米粉,赋予米粉更爽利的特质。
攸县是名副其实的“湘东粮仓”,攸县米粉的原材料是用本土早籼米,通过十多道工序做成。
攸县米粉24代制作技艺传承人廖钟鑫,传承祖上柴火烧制米面技术、利用科学技术改良了攸县米粉制作工艺。40多年来,每年早稻入仓,这位“米粉王”开始备料。他挑选早稻陈米,通过除杂、清洗、浸泡、磨粉、调浆等工序,一部分以古法技艺上锅蒸熟,用竹簟晾晒,切丝,制作成传统的攸县米面;另一部分,通过造粿粒、挤丝、切割、老化、复蒸、松丝、切断、包装等,18道工序,制作成如今的攸县米粉。
攸县人对米粉极为挑剔,一碗合格的攸县米粉,既要耐得住水煮、爆炒,不能失了爽滑、弹韧的口感;也要在重口调味中保持“本心”,保持天然米香。于是,在一粒米驯化成米粉的征程里,攸县米粉匠人们不厌其烦地改变着工序。其他地区的米粉是通过磨粉直接挤丝,他们则化简为繁,先将稻米蒸熟再挤丝。裹着湘东稻香的细长米粉如丝线般,洁白、柔韧,入水细腻爽滑,久煮不糊汤。
和其他地方“固守家园”的湿米粉不同,攸县米粉属于干制细粉,生来有股“江湖气”。它和攸县人一样热衷走出家园闯荡世界,几乎有攸县人的地方就有攸县米粉。从攸县米粉行业协会的数据中获知,除却本土四十多家攸县米粉工厂和作坊,攸县米粉已随攸县人出省甚至出国,如今海南、广东、北京、上海、青海等省都有不少攸县米粉馆,攸县米粉还出口到中国香港、马来西亚、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爱“闯”的攸县人并不局限于此,他们将道地食材和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融入米粉中,创造出苦荞葛根米粉、黄精湘莲米粉、山楂玉竹米粉、茯苓山药米粉等。而这些米粉,寄托着攸县人对于漂泊和稳定日常的集体记忆,无论“内涵”多丰富,都带着浓郁的烟火气,家常味和踏实感。
在株洲市炎洣神糙米科研有限公司的米粉车间,攸县米粉经过十多道工序后进行晾晒环节。
攸县米粉最佳赏味期:三餐四季,全时皆可
攸县人对米粉的一片痴心刻入DNA。在这里,米粉的最佳赏味期不是早中晚,而是三餐四季。
除却早上那碗热辣滚烫的烧汤粉,锅气十足的攸县炒粉也是人们的心尖宠。攸县米粉向来以韧著称,而在米粉界考验米粉够不够韧,通用的手法就是炒。将米粉下锅爆炒,在烈火烹油中起承转合,如果还能保持不断不糊,就是上品米粉。攸县米粉就着这一特质,成为一方夜宵霸主。
攸县炒粉讲究重油下锅,先将攸县本地红辣椒、辣椒粉、时令蔬菜快速断生爆香,再放入肉或鸡蛋。在呛鼻的辣味和肉香中,猛火爆炒,待米粉完全挂料,快速起锅盛盘,力求让炒粉锅气十足上桌。攸县处在湘赣边,与江西“辣极”相邻,有着双重辣椒基因叠加,在吃辣上,既传承了湖南的香辣风骨,又融合了湘赣两处吃辣冠军的武力绝学。一盘攸县炒粉上桌,被辣椒点缀得油光红亮,扑面而来的焦香,让人直吞口水。嗍几口后,头顶冒汗,直至全身发汗,一天的疲惫和焦虑在这碗炒米粉中通通消散。
在攸县,若说消起床气的是烧汤粉,遣疲惫的是攸县炒粉,那享人生百态的要属以攸县各种食材为码子的汤粉和拌粉。攸县的这碗粉,正是攸县多元风物的缩影。一年四季,攸县的食材应时而动,酒埠江的鱼,攸县杀猪肉,攸县麻鸭,攸县香干,皇图岭及其他乡镇的豆腐、辣椒、蔬菜瓜果……千般食材,为本无定式的攸县米粉注入或家常或市井的滋味。攸县人就着这碗三餐四季、包容万物的攸县米粉,有了精气神,更有了“敢闯、敢创、敢干”的生活态度。
攸县米粉
来源:湖湘地理
作者:伍婷婷
编辑:苏莉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