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9月8日株洲讯(记者 曹缇)从民警日常使用的执法记录仪、巡逻车辆搭载的图传车载终端,到遍布街头的全时空摄像机、用于空中巡查的无人机,北斗高精度定位与授时技术已深度融入公安工作的各个环节,构建起一张覆盖广泛、精准高效的“时空数据感知网络”。9月5日,株洲市公安局介绍了北斗数字孪生平台与数字孪生接处警APP的应用成果。
北斗数字孪生平台演示现场。
作为全国公安系统和湖南省第一批全面应用北斗技术的“先行者”,株洲市公安局目前已实现北斗装备配备率97.66%、城区配备率98.2%的全国领先水平。从民警手中的执法记录仪到巡逻车的图传车载终端,从街头的全时空摄像机到空中的无人机,北斗高精度定位与授时技术已深度融入公安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为海量时空数据采集搭建起“精准感知网络”。
“要让北斗数据从‘资源’变成‘战力’,必须打破数据壁垒、构建一体化平台。”株洲市公安局科技与信息化管理支队民警郭思远介绍,依托1.1万平方公里地形级、503平方公里城市级实景三维地图底座,株洲公安汇聚了24个职能部门的1600亿条政务数据,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关联时空位置,构建起涵盖警力资源、视频监控、“两客一危”等100多个数据图层的北斗数字孪生平台。该平台不仅在2024年8月获评全国服务百姓美好生活应用场景典型案例,更成为支撑全域社会治理的“智慧大脑”。
在株洲市公安局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的警情数据与三维实景地图无缝融合。“基于北斗高精定位和地基增强技术,我们构建的‘135’快速反应圈,能让民警在1分钟内接收警情、3分钟内抵达现场、5分钟内处置完毕。”郭思远表示,平台左侧的数据展板实时更新实有人口、房屋、单位等基础信息,可根据区域选择精准统计,为治安防控、人口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如今,北斗技术的便利已延伸到民警的指尖。株洲公安创新开发的“数字孪生接处警APP”,彻底改变了传统处警模式。处警前,民警通过北斗移动警务终端可查看警情详情、播放报警录音,系统还会根据警情类型自动推送22类标准化处置指引,甚至通过AI大模型生成个性化处置建议;处警中,APP能实时调取周边监控录像回放,一键发起警力支援请求;处警后,民警上传的现场照片会自动关联北斗定位信息,为案情复盘和警情热区分析留存关键证据。
据了解,株洲公安的北斗应用已实现从“指挥中心”到“基层一线”的全链条覆盖,下一步将继续推进北斗规模应用突破,在智慧交通、应急救援等领域拓展更多场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株洲经验”。从守护街头巷尾的平安,到服务百姓生活的便利,北斗技术正以更接地气的方式,成为株洲市民身边“看不见的安全屏障”。
来源:红网
作者:曹缇
编辑:颜洪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