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辛小湘︱从火车拉来的城市到北斗之城,株洲为什么能

9月24日,在株洲举办的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上,华为宣布全球首发一项“黑科技”——“北斗卫星语音消息技术”,将应用于华为新款WATCH Ultimate 2。智能手表卫星通信正式进入语音时代,在完全无信号的环境下,依旧可以通过北斗卫星发送语音消息,让户外爱好者欢呼。

图片

北斗卫星语音消息技术是本届北斗峰会新技术的缩影,会上一大批北斗规模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全球首发。更令人关注的是,成立了北斗实验室联盟。这是全国首个北斗领域的实验室联盟,总部设在湖南,6个基地分别设在全国各重要城市,N个实验室网络,由北斗相关的省部级以上技术创新平台组成。

(9月24日,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在湖南株洲开幕。唐俊 摄)

9月24日,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在湖南株洲开幕。唐俊 摄

这样重磅的峰会已经在株洲举行了四次,而且一次次规模更大、影响更广。熟悉湖南历史的同志们都知道,株洲是火车拉来的城市。一百多年前仅为湘江沿岸的小镇,因火车枢纽发展为重要的工业城市。近年,株洲因轨道交通产业闻名全球。如今,株洲有了刷新大家认知的新标签:北斗之城。

为何短短数年间,株洲能从无到有,开创如此大的北斗新产业?一方面,是国家政策支持,湖南全力打造。2021年,湖南省在全省范围内大力推动北斗产业的发展,株洲承接了这波历史机遇。比如位于长沙的国防科技大学,全国超过八成的北斗核心技术资源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株洲“近水楼台先得月”,获得技术支持。另一方面,株洲工业底子厚,具备发展航天产业所需的硬实力。从轨道交通到中小航空发动机制造,拥有精密加工能力、先进的材料技术和完整的供应链体系。2024年,株洲北斗核心产业规模过40亿元。今年上半年,株洲北斗核心产业产值同比再增34.37%,在39个全国试点城市中排名第一。北斗峰会在株洲连续举办四届,证明了株洲在北斗产业的“核心地位”。

图片

图源:株洲日报社

株洲北斗产业意义非凡,不仅要看现有的“存量”规模,更要看“增量”空间,也就是“未来有没有前途”。根据北斗三号卫星系统首席总设计师林宝军所说:“北斗系统像我们呼吸的空气一样,离不开、但是又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从天上的北斗到身边的北斗。北斗系统正与经济社会加速融合,从手上的手机导航,腕上的穿戴设备,身上的智能羽绒服,坐的自动驾驶汽车,都离不开北斗。一个以北斗智联万物的时代已经到来。从中国的北斗到世界的北斗。北斗系统建设历时31年,特别是2020年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以来,进入全球化发展的新阶段。北斗产品出口到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进入11个国际组织的标准体系。此次峰会,24个国家代表团,联合国人居署等5个国际组织均派代表参加,集中签约的22个重大项目里有大量国际项目。

如此大好前景,怎不会“高朋满座”?笔者曾在株洲参加活动后打车去高铁站,路上司机聊到,每天都会接到各地来株洲洽谈合作的厂商,还有招商引资的企业老板,可谓是络绎不绝。正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株洲已选准赛道,建设全体系产业链,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护城河”,让北斗之城传遍世界“朋友圈”。

来源:新湘评论

编辑:曹缇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头条
  • 时政
  • 社会
  • 民生
  • 部门·株洲
  • 区县(市)
  • 教育
  • 医卫
  • 乡村振兴
  • 财经
  • 房产
  • 红观株洲
  • 图片
  • 视听
  • H5
  • 活动
  • 公示公告
  • 问政株洲
  • 红网论坛
  • 记者文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株洲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