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株洲市芦淞区宋家湾村:少了酒宴会 多了书香味

清晨,株洲市芦淞区白关镇宋家湾村的一户村民家中飘出阵阵酒香。村里办的红白事宴席,用的酒来自自种稻谷酿制的谷酒。“酒是自己酿的,菜是各家地里种的,热闹又不浪费。”村民赵虎先笑着说。这样朴素温馨的场景,成为村里红白事中的常态。

礼金普遍降到200元以内

曾经,宋家湾村也盛行“大操大办”之风。礼金动辄五百至一千元,宴席规模常达二三十桌,不少家庭不堪重负。变化始于2021年。宋家湾村党支部将移风易俗纳入党员积分管理制度,开展“亮身份·践承诺”行动,明确规定简办红白事、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是评选优秀党员的“硬指标”。

老党员易杰辉带头取消了自己的八十大寿宴席,只与家人吃了一顿家常便饭。“党员不带头,谁还愿意跟着做!”他说。

在党员的带动下,村民礼金标准普遍降至200元以内甚至取消。除婚丧事宜外,升学、搬家、生日等宴请已基本停办。

2022年,村里进一步推出红白事“三统一”改革:统一宴席标准,限5桌以内,每桌10个菜,搭配自酿谷酒,每桌开销不超过400元;统一采用农户自产食材;统一互帮互助流程,以村民小组长为牵头人,每户出一人组成服务队,分工负责秩序、后勤等工作。

“村里有人会酿酒,有人懂唢呐,有人擅长厨艺,还有人能组织文艺表演。”村党支部书记卢敏说,“不论谁家有事,左邻右舍都来帮忙。宴席上菜品都是自家种的菜、养的禽鱼,既保留了乡土温情,又杜绝了浪费。”

读书改变村民风气

起源于2014年的“稻花香读书会”和“诗词唱新风”活动,已成为宋家湾村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最初每周六晚定期举行,发展到节庆日集中举办,迄今读书会已举办560余场,吸引众多村民带着孩子参与诗词朗诵、亲子阅读和手工剪纸等活动。

村民王大姐曾是“牌桌常客”,农闲时几乎离不开麻将桌。自参加读书会后,她不仅常带孩子一起来听讲、读诗,还主动加入村志愿服务队。“现在牌不打了,有空就来读书会,孩子也变得更爱学习,整个家庭的氛围都不一样了。”她高兴地说。

村里还从集体收入中拨出一部分,用于奖励优秀学子,以此替代以往的“升学宴”;长者食堂也即将开业,面向特困、低保、残疾及60岁以上老人开放。

如今走进宋家湾村,能感受到一种不一样的氛围:宴席规模小了,可邻里互助更多了;礼金变少了,彼此情谊却更浓了。今年5月,该村获评“全国文明村镇”,让全体村民倍感自豪。

来源:株洲日报

编辑:苏莉雅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头条
  • 时政
  • 社会
  • 民生
  • 部门·株洲
  • 区县(市)
  • 教育
  • 医卫
  • 乡村振兴
  • 财经
  • 房产
  • 红观株洲
  • 图片
  • 视听
  • H5
  • 活动
  • 公示公告
  • 问政株洲
  • 红网论坛
  • 记者文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株洲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