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8月22日讯(通讯员 陈谢辉)“这条表述得再精准点,群众才不会看迷糊!”“上级文件更新了,依据得同步改!”近日,攸县网岭镇政府会议室内,一场特殊的“体检”正热闹开锣——镇人大牵头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会,正给全镇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逐项“把脉问诊”。
此次审查的“专家团”阵容强大,县人大法制委、县司法局业务骨干当起“特聘医师”,镇司法所骨干、备案审查人才库成员与县人大代表组成“联合诊疗组”,攥着“政策标尺”和“法律放大镜”,从政策性、合法性、适当性、规范性四个维度,给每份文件做“全身扫描”。
“亮家底”环节中,制文单位负责人逐件说明文件制定的政策背景、法律依据、起草过程及核心条款,面对审查组提出的“制定程序是否合规”“条款是否与上位法冲突”等问题,当场作答不含糊。审查组则“对症开方”:部门权责不清的,立马划清“责任田”;表述绕弯子的,当场改成大白话;引用文件过期的,赶紧换上新依据......每个建议都戳在点子上、落地就能用。
“这些文件看似是‘纸上规矩’,实则连着村民的柴米油盐!”镇人大主席陈三普拿起《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办法》说,“就说建房审批,以前有村民因为条款写得不清不楚,在镇里村里跑了三四趟。现在文件规范了,群众办事才能少跑腿、不添堵。”
为让每份文件都经得起法律和实践的检验,网岭镇严格遵循《攸县乡镇(街道)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实施方案》,构建起“审查—反馈—整改—复核”的闭环机制,从源头防范法律风险,确保行政决策不偏航、不走样。
“以前总担心政策‘打架’,执行起来没底气,现在文件审得这么细,咱腰杆都直了,村民也更信咱。”县人大代表邱泉水的话,道出了不少基层干部的心声。这正是网岭镇深耕基层法治的缩影——人大监督全程跟进,让规范性文件从“纸上”到“落地”都有章可循,避免“纸上政策”与“实际执行”脱节,让群众在每项制度里都能摸到公平正义的实在劲儿。
接下来,网岭镇人大将进一步推动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常态化,让每一份文件都成为守护民生的“明白纸”“护身符”。当这些字斟句酌的条文,变成清晰的办事指南、明确的权益清单,法治阳光便会顺着农家院墙的建房公示、村口公告栏的办事流程表,照进寻常日子里,暖到群众心窝里。
来源:红网
作者:陈谢辉
编辑:曹缇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