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7月2日讯(通讯员 刘燕)近期,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杆线杂乱问题,炎陵县船形乡人大代表主动作为,深入调研、积极建言,推动多部门协同整治,让乡村天空重现清爽。
听民声:三级联动构建“需求单”
在船形乡人大代表联络站的意见簿上,密密麻麻记录着群众诉求:“田间的电线杆影响农机作业”“老旧线路垂落,孩子玩耍很危险”“新线旧线缠绕,既不美观也不安全”……这些看似琐碎的“牢骚”,正是群众最迫切的民生需求。
为系统梳理问题,乡人大主席团启动“三级联动”:代表联络站常态收集民意、代表小组包片走访核实、主席团专题会议研判分类。
经过走访调研,代表们初步绘制出全乡杆线“问题地图”,最终形成包含三大类具体问题的“需求清单”——规划类问题聚焦杆线穿田影响农机作业,安全类问题直指线缆垂落隐患,美观类问题针对新旧线路杂乱缠绕。这份带着泥土味的清单,为后续精准施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建真言:代表建议促成“项目单”
“杆线整治涉及多家权属单位,必须由县级层面统筹推进。”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县人大代表、船形乡党委书记钟典华在县人代会上提交了《关于开展农村杆线整治,让乡村无“线”美好的建议》,提出“统一规划、分类处置、安全美观”的整治思路,建议由县政府牵头,建立“乡镇排查、部门协调、企业整改”的联动机制。
该建议被列为重点督办建议,县政府明确由县科工信局统筹,电力、通信等单位协同落实。
抓落实:多方联动打响“攻坚战”
为推动建议落地见效,船形乡人大主席团组织人大代表、电力、电信、移动、联通等单位负责人,深入新生村、沿楠村等杆线问题突出区域实地勘查,现场明确整改责任和时限。
在随后召开的协调会上,各方达成共识:对废弃线路“应拆尽拆”,对在用线路“规范捆扎”,对新建线路“统一规划”。同时,建立“及时反馈、及时整治”机制,确保整治工作高效推进。
从群众“呼声”到民生“实事”,船形乡人大代表以钉钉子精神推动杆线整治,不仅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更让美丽乡村焕发新颜。下一步,船形乡人大将持续跟踪监督,推动建立杆线长效管理机制,确保乡村“无线”美景常驻。
来源:红网
作者:刘燕
编辑:聂千川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