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7月30日讯(通讯员 荆晓琴 宋小平)七月的风裹挟着浓香醇厚的奶茶香,吹拂在广袤的西乌珠穆沁旗草原。一场以茶为名、跨越千里的草原茶文化圆桌对话直播活动于7月26日在西乌珠穆沁旗融媒体中心举行。至此,“片叶度关山——万里茶道中国行2025”活动,在历时15天,跨越湘、鄂、豫、冀、晋、蒙六省区后拉下帷幕。
这是一次文明溯源之行、一场文化寻根之旅、一次长途精神跋涉。所有的交流、融合和发展,源于对中华茶祖炎帝文化的坚守和传承。
文明溯源:茶祖文化基因
“炎帝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他为民疗疾、遍尝百草、发明医药,是第一个发现茶、利用茶的人,开启了中华茶文化之源,被誉为中华茶祖。”圆桌会上,湖南省炎帝陵基金会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沈红星首先带大家回溯中华茶文化之源。
据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荼”即“茶”)。上古时代,条件艰苦,人们不懂预防和治疗疾病,生病现象时有发生。为解决族人生病问题,神农炎帝遍尝百草,研究医药,有一天不小心误食了一种有毒药草,他随手扯下身边一把植物的叶子吞下,顿时感到神清气爽。这片叶子就是茶。如今,“神农尝百草”的故事仍广为流传。
唐代著名茶学家陆羽在其著述的茶学专著《茶经》中也提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神农炎帝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开创者和奠基者,茶叶的栽培技术正是在农耕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来,是中华农耕文化的产物。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采食茶叶及人工栽培茶的国家,是茶文化发源地。
炎帝不仅发现了茶,还制耒耜、植五谷、尝百草、织衣裳、作琴弦、冶陶器、创集市、建居所,后人称“八大功绩”,为中华民族的始兴、繁衍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首倡贸易,日中为市,是中国最早的市场经济起源。
千年国饮,始于炎帝。炎帝神农氏发现茶、利用茶、以茶为药、以茶为饮、开辟贸易,历经千年传承发展,成为国饮。茶,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
炎帝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与“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安化的茶马古道与内蒙古的草原敖包,山水相隔,因中华茶祖文化,始终有着共同的商贸记忆和精神纽带。
历史洞见:民族精神图腾
茶祖在湖南,茶源始三湘。炎帝始祖因为民疗疾、遍尝百草,最终因误尝断肠草,而“崩葬长沙茶乡之尾”,即今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
采风团从始祖的归根地湖南出发,一路向北,重走先辈茶商、挑夫走过的路。青石板上深深凹陷的“马蹄窝”和古城林立的商铺,无声诉说着当年运输的艰辛与发展的繁盛,也见证了广大茶人对茶祖炎帝开拓创新、坚韧不拔精神的传承。
从云雾缭绕的青翠茶山,到广袤无垠的青葱草原,万里茶道上,无数湘商、晋商、蒙商敢为人先、接续奋斗、创新求索,谱写了万里茶路的恢弘发展史和民族精神的奋斗史。
“炎帝的开拓创新,使人们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医药、有市场、有音乐,使原始的洪荒世界向文明社会迈出了一大步。”沈红星说。
2009年湖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等单位共同举办“中华茶祖节暨世界茶人首祭茶祖神农大典”,将谷雨节气确定为中华茶祖节,并组织世界各地茶人祭祀始祖炎帝。这是中华茶文化史上的一座历史丰碑。此后,湖南省的茶业协会每年谷雨节气都会组织炎帝陵祭祖,一年一小祭,十二年一大祭。
炎帝开拓、创新、进取、奉献的精神,构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谱,融入所有炎黄子孙的心灵血脉。炎帝陵是传承弘扬炎帝文化和炎帝精神的重要载体,越来越多的中华儿女前往炎帝陵寻根问陵、品茗思祖、游览观光,对凝聚中华民族情感心志、增进全球华人华侨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发挥重要作用,被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圣地、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御祭古道上,阵阵驼铃声响,祭祀广场,人们虔诚鞠躬敬礼……古往今来,炎帝陵祭祀薪火相传,经久不辍。如今,省政府公祭、海峡两岸炎帝神农文化交流活动常态开展,社会各界、各行业领域协会民间祭祀日益兴盛,炎帝陵祭典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获评“全球最具影响力十大根亲文化盛事”。
交融共生:焕发古道新生
万里茶道,连接南北,串联亚欧,是明清至民初连接中俄蒙的重要商贸通道,湖湘文化、晋商文化、内蒙文化和西方文化激荡碰撞、交流融合,催生茶路贸易传奇。
历史归于尘埃,新时代应如何讲好“中华茶路”故事,答好文旅融合命题文章?
光明日报《博览群书》杂志社原社长、总编辑董山峰说,“唯有扎根文化的深厚土壤,中华茶的故事才能愈发地醇厚动人,文旅融合发展的道路才能更加健康持久。”
圆桌会上,船山学社副社长黄守愚从湘蒙文化交流史,印证了两地交流合作的深厚渊源。内蒙古茶叶之路研究会副会长孙树恒,湖南嘉德丰会展有限公司、浏阳市九州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浩分别从品牌、市场角度围绕“草原茶文化”IP,讲好“茶路新故事”提出意见建议。沈红星还分享了炎帝文化与旅游融合,打造“炎帝文化+”产业格局的丰富实践。
近年来,湖南深耕“中华始祖炎帝”品牌,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将炎帝文化与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工业文化、民俗文化等有机结合,开展了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中华茶祖节、炎陵黄桃文化节等系列活动,并串联炎陵、茶陵、醴陵、株洲市区、韶山等地形成多条精品旅游线路,打造了生态康养游、清凉避暑游、黄桃采摘游、红色研学游等多元沉浸式体验,株洲神农庙会、神农耘集市、神农中医药夜市等文化活动,广受群众好评。
在悠远高昂的蒙古长调中,西乌旗与安化就资源整合、线路互联、产品互推、品牌共建达成合作意向,签订文旅协作协议,标志着两地从文化共鸣走向实质合作。
沈红星向西乌旗赠送了《中华茶祖炎帝绣像》,期待共同携手弘扬炎帝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深入挖掘万里茶道的深刻内涵、文化意义和时代价值,让古老的茶道焕发新生,让炎帝文化成为连接南北、串联中外,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韧纽带。
毡房茶暖,古道辙痕,微微侧耳,仿佛又听到了昔日南来北往商旅、驼队的喧嚣与马蹄阵阵的回响......
来源:红网
作者:荆晓琴 宋小平
编辑:聂千川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