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荷塘区金山街道“话事人”化解“麻纱事”

红网时刻新闻7月23日讯(通讯员 左丽)在株洲市荷塘区金山街道的居民议事厅里,一场关于老旧小区单身楼“一户一表”水电改造的讨论正热火朝天。“李嗲嗲80岁了,腿脚不便,每次到了夏季,经常会跳闸断电,特别不方便,得优先考虑他这户!”“还有王阿姨,她平时做生意不容易,一断电等于‘断粮’”……说话的不是社区干部,而是“话事人”阳阿姨。这样的场景,如今在金山街道随处可见。曾经因征地拆迁、园区开发交织成的“矛盾疙瘩”,正被这群接地气的“话事人”一一解开。

从“群访不断”到“家事共商”: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金山街道的清晨,曾被另一种声音占据——街道综治中心信访大厅里焦急的诉求、12345热线中急促的投诉、办公室门口聚集的人群。作为荷塘区征地拆迁和园区开发的核心区,这里居住着老国企职工、从“四县”搬迁过来的新居民、拆迁安置户等多元群体。城乡结合部的特性让陈年积怨与新生矛盾交织,每年街道党工委需要在矛盾调解方面投入大量的精力。为此,街道党工委抓基层、强基础、固根本,推动资源、服务、管理下沉,确保社会治理各项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一场社会治理的“金山探索”拉开帷幕。

“群众的事,还得群众最懂。”街道党工委书记万景在一次调研中发现,小区里总有几位“说话管用”的人。他们或是老党员,或是懂法律的上班族,或是热心肠的楼栋长。自2024年起,金山街道在“三长制”实践的基础上,创新形成了“话事人”机制。聚焦“选、育、用、励”四个关键环节,让这些基层治理中的“关键少数”成为化解矛盾纠纷的“金钥匙”。

图片5.png

“湘华”大姐擂茶议事会现场。

选才不拘一格:从业主委员会里挑“领头雁”,从事业单位退休干部中找“调解能手”,从律师、物管负责人里聘“专业顾问”;培育精准滴灌:开设“矛盾调解实战课”,让经验丰富的社区退休老干部及律师现场教技巧,组织“话事人”模拟调解邻里纠纷;使用闭环高效:居民反映的漏水问题,由小区“话事人”收集后,通过三级网格直报社区,再对接物业或者便民服务队成员进行维修,3天内必有回音;激励多元暖心:年底评“金牌话事人”,优先推荐入党,甚至帮有能力的团队找到服务盈利点。

很快,一支100余人的“话事人”队伍活跃在街头巷尾。他们带着热忱扎进楼栋,揣着记事本走访家庭,把会议室搬到凉亭下,让“火药味”的争执变成“拉家常”的协商。

从“信访代表”到“信法骨干”:一个角色转变撬动百套安居房

“以前我是带头上访的,现在成了劝大家冷静的。”说起角色转变,金山街道荷塘观邸楼盘业主代表有些感慨。2024年初,该楼盘因资金问题停工,200多户业主心急如焚,多次计划集体上访。

这时,街道邀请裴大姐等3名业主代表加入“话事人”队伍。第一次调解会上,街道干部没讲大道理,只递给他一份清单:“这是施工方的资金缺口明细,这是政府协调的银行贷款进展,咱们一起算算‘交房账’。”看到街道干部跑前跑后积极处理事情的态度,裴大姐和其他“话事人”沉下心来:白天盯工地进度,晚上在业主群通报情况,遇到情绪激动的邻居,就拉到一边算“时间账”“法律账”。“闹事解决不了问题,咱们得盯着他们把房建好!”在他们的劝说下,业主们从“堵门”变成“监工”,施工方也更配合。最终,281套住房顺利交付,600多人圆了“安居梦”。

图片6.png

荷塘观邸楼盘顺利交房现场。

从“各说各理”到“共享成果”:一场共治带来双向奔赴

“小区路灯太暗,晚上遛弯不安全!”在晏家湾社区的“三长直通车”上,居民刘阿姨的话刚落音,“话事人”郭师傅就接了话:“我会电工,我可以免费提供技术,换路灯成本不高,咱们可以申请‘微改造’资金。”

没过多久,13盏新路灯在小区亮起。这只是金山街道“话事人”机制带来的变化之一。通过居民议事会、楼栋恳谈会等方式,“话事人”收集到的意见不再是“纸上记录”,而是变成了看得见的成果:湘华社区新增5处摩托车充电桩;金钩山小区利用“日间潮汐时间”重新规划“停车位”,既盘活了闲置资产又实现了“自我造血”;格林水岸小区开设“七彩暑假班”,解决双职工家庭“带娃”难题……

图片7.png

格林水岸小区“七彩暑假班”现场合影。

更令人惊喜的是,一些“话事人”团队还实现了“自我造血”价值。“湘华大姐”志愿服务队原本只是陪老人买药、打扫卫生,后来在街道支持下,拓展出就业服务、家电维修等业务,既赚了钱,又打响了品牌;小区物业联合支部通过“话事人”李莉协调,解决了水木阳光上东小区业主拖欠物业费的问题,物业费收缴率从40%提升到92%,物业有了干劲,服务质量也跟着上来了。

如今的金山街道,信访量、12345热线投诉量大量下降,居民满意度从82%升至96%。曾经紧绷的干群关系,变得像邻里串门般亲切;曾经需要街道干部“包办”的事,居民自己就能商量着办好。这场由“话事人”主导的基层治理变革,不仅解开了一个个“麻纱事”,更织密了一张“共建共治共享”的民生网。

正如“话事人”张慧卿所说:“群众心里有杆秤,你把他们的事当事办,他们就愿意跟你一起干。”在金山街道,越来越多的人明白:基层治理的密码,就藏在你一言我一语的真诚沟通里,藏在从“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的主动担当里。

来源:红网

作者:左丽

编辑:颜洪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z.rednet.cn/content/646941/67/15150215.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头条
  • 时政
  • 社会
  • 民生
  • 部门·株洲
  • 区县(市)
  • 教育
  • 医卫
  • 乡村振兴
  • 财经
  • 房产
  • 红观株洲
  • 图片
  • 视听
  • H5
  • 活动
  • 公示公告
  • 问政株洲
  • 红网论坛
  • 记者文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株洲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