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从社区课堂到苗乡侗寨,湖南工大学子用非遗皮影点亮红色传承路

红网时刻新闻7月21日讯(通讯员 谭涵 王双金 沈文声)“朱爷爷都当司令了还挑粮呢!”昏黄的灯光下,7岁的胡彬彬小手指着白色幕布上跃动的人影,眼睛瞪得溜圆。当皮影演绎到朱德司令为老乡挑粮食的场景时,他突然拽着身旁实践队队员的衣角:“这个故事奶奶讲过,原来影子也能演呀!”这是湖南工业大学青年燎原社会实践队在邵阳市绥宁县长铺子苗族侗族乡佘家村内表演皮影戏时的一幕。

近日,湖南工业大学青年燎原社会实践队带着原创红色皮影剧目,踏上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红色探寻之旅。从现代社区到苗乡侗寨,从学校课堂到田间地头,湖南工大学子用脚步丈量红色热土,以皮影架起信仰桥梁,在实践中感悟红色精神的时代力量。

图片1.jpg

团队于佘家村实践合影。周卓阳 供图

实践队走进邵阳市绥宁县长铺子苗族侗族乡佘家村,将“红色皮影”展演搬进苗乡侗寨。从《朱德的扁担到》《伟大的转折:遵义会议》到《大国脊梁:邓稼先》,红色故事在皮影光影中展开,以灵动的皮影造型、铿锵的唱腔,生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忠诚与担当,孩子们瞪着眼睛看得入神。这些红色剧目像一颗颗火种,在苗乡侗寨的乡村土地上点燃红色火焰,让红色故事借着光影在乡村中闪闪发光。

社会实践队参与“株洲市‘学习明理’暑期红领巾讲堂”系列活动。在社区里,红色皮影让革命故事深入人心;在株洲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孩子们与家长凝神观看,幕布内外共同沉浸于跨越时空的精神共鸣。这一创新形式将红色文化传承与非遗皮影巧妙结合,既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又能营造浓厚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在传统文化与红色基因的交融中,凝聚起民族团结、共筑复兴的强大合力。

从社区到校园,从城市到乡间,这支平均年龄21岁的实践队,用青年智慧让红色文化有了新的“打开方式”。正如队员们在实践日志中所写:“当皮影的光落在孩子们眼里,我们看到了信仰传承的模样。”未来,他们将携红色皮影剧目走向更多城乡角落,以创新形式推动红色文化在基层肌理中深度浸润,让承载民族精神的红色故事成为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为赓续红色血脉、筑牢精神根基注入青春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谭涵 王双金 沈文声

编辑:苏莉雅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z.rednet.cn/content/646941/65/15143482.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头条
  • 时政
  • 社会
  • 民生
  • 部门·株洲
  • 区县(市)
  • 教育
  • 医卫
  • 乡村振兴
  • 财经
  • 房产
  • 红观株洲
  • 图片
  • 视听
  • H5
  • 活动
  • 公示公告
  • 问政株洲
  • 红网论坛
  • 记者文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株洲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