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天元区精准就业构建“家门口”的幸福就业生态

红网时刻新闻7月11日讯(通讯员 谭昕吾 李文静)当数据在云端精准流动,线下则实现了岗位与简历的高效对接。天元区,正以“精准”为内核的就业服务体系,重塑就业服务的面貌与效能。

数据跑腿,撬动就业大民生

7月9日,天元区精准就业服务中心大屏上,数据实时滚动。

“这个焊工岗,企业特意标注‘接受50岁群体’。”就业专员演示着“天元精准就业”小程序:入驻4000余家企业、发布5600多个岗位、汇聚万余份简历,已促成4371人上岗稳岗。“新版上线后,月浏览量破30万人次。”平台影响力已辐射至湘潭、渌口等周边地区企业。

“数字红娘”的背后,是数十名一线就业服务专员的辛勤奔走。

群丰镇,地处城乡接合部,辖区既有工业园区,也有农村,把农村劳动力送到园区和城区工作,是就业服务专员袁小川的日常工作。她磨旧的笔记本里,484份求职档案记录着鲜活需求:张叔电工证需提醒更新,李姐急需兼顾照护患病老人的灵活岗……手机相册里上百张企业门头照,是她用脚步丈量出的“就业地图”。

“企业用工需求机动性强,我们靠多联络、勤跑动来更新、核实信息,以提升岗位与人才的匹配度。”区人社局工作人员说,平台信息的“精准”,正源于专员对岗位的定期核实与大量基层工作。

对用人单位而言,精准就业服务体系有效降低了招工成本。“以前,企业发布岗位后,需要大量时间筛选简历,面试不匹配人选。”企业服务专员钟德秀说,在该体系下,线上平台根据企业设定的技能、年龄、稳定性等岗位要求后,进行初步匹配,再由企业服务专员进行深度筛选和推荐,极大缩短了招聘周期。

去年,一家新进驻株洲的湘潭企业,急需专职司机,多次寻人均不理想。企业负责人通过社区群找到就业服务专员仇敏,仇敏第一时间了解、核实企业的需求,推荐近30人面试,最终3人顺利上岗。

“精准”倾斜,托举困难群体

今年4月,家住天元区的段女士将锦旗送到天元区精准就业总站,感谢就业专员刘桂平。

段女士天生听力障碍,曾因佩戴助听器屡遭拒绝,她经常觉得“被社会推开了”。刘桂平通过线上平台锁定高远电池公司,自己跑腿为段女士沟通:“我向企业说明佩戴助听器不影响工作,且聘用残疾人享受政策支持。”段女士成功入职后,专员们还协调企业当月即为段女士办理缴纳社保的手续。

“现在感觉被稳稳接住了。”段女士感激地说。她的“新生”是天元区向就业困难者倾斜的缩影。平台数据显示,4000多名成功就业者中,大龄技能单一者、残疾人、返乡人员等需求者占七成,其中不乏需要兼顾家庭的“宝妈求职者”。

天元区依托专员联动社区与企业,深挖“家门口”岗位,开发通勤短、灵活性强的保洁、保安、普工岗。一位为陪伴孩子返乡的母亲,通过“妈妈岗”在社区超市稳岗半年。

高知识群体选择多,困难群体则需要有人伸手。这些曾被就业寒冬围困的人们,正在精准服务的春天里重获尊严。

创新赋能,精准蓄力助发展

就业既关乎生计尊严,也影响社会稳定发展。

在精准就业服务体系下,天元区不断创新服务模式。2025年初,该区推动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与光启尖端装备有限公司成功签约校企合作,600多名学生参加订单班宣讲会。“这次召开宣讲会,是因为我们前期通过此模式已输送1200余名优质人才。”光启技术人力资源负责人表示。作为重点项目,企业株洲基地虽在建设,但新员工已赴顺德总部见习转正,成为熟练工,基地建成后可选择回株洲工作。此模式打破传统校企壁垒,构建协同育人的新机制。

“天元精准就业-光启”模式既为学子创造家门口的高端就业机会,也实现产业升级与人才成长的良性互动,获得了许多企业的点赞和效仿。

如今,天元区以精准就业为支点,构建发展新逻辑:良好人居生态化为“段女士重展笑颜”“河东三区跨区获才”“重点企业高效招工”的具体图景。

当奋斗者扎根家乡成长,企业在高效用工中壮大,城市便在人与业的和谐共振中,生长出持久繁荣的力量。精准浇灌的,是民生幸福的根基,更是现代城市最动人的文明底色。

来源:红网

作者:谭昕吾 李文静

编辑:曹缇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z.rednet.cn/content/646941/55/15118382.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头条
  • 时政
  • 社会
  • 民生
  • 部门·株洲
  • 区县(市)
  • 教育
  • 医卫
  • 乡村振兴
  • 财经
  • 房产
  • 红观株洲
  • 图片
  • 视听
  • H5
  • 活动
  • 公示公告
  • 问政株洲
  • 红网论坛
  • 记者文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株洲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