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广袤的株洲乡村,医药箱是连接生命希望的纽带。每个重约10公斤的箱子,装着听诊器、体温计和急救药,更承载着乡村医生跋山涉水的足迹。红网专题通过医药箱的“重量”与“温度”,致敬用脚步绘制基层医疗地图的守护者。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颜洪 实习生 张子奕 张佳 通讯员 颜懿萍 株洲报道
挽洲岛坐落在株洲市渌口区龙船镇西南端,面积仅1.4平方公里。这座江心小岛常住人口约1188人,其中约300人常住岛上。由于四面环水的特殊地理环境,轮渡成为连接岛内外的唯一交通工具。
挽洲岛。
在这座洲岛上,李颐秋独自扛起了全岛居民的健康重担。2022年,这位默默奉献的“洲岛医者”获渌口区“最美乡村医生”,成为这座江心小岛最温暖的健康守护者。
守在洲岛上近30年
从株洲市区出发,驱车两小时抵达渌口区挽洲岛新塘码头,再换乘5分钟的轮渡,便到了湘江中的挽洲岛。7月的岛上,阳光洒满田野,草木葱郁,白墙黛瓦的挽洲村卫生室就坐落在挽洲小学旁。
挽洲村卫生室。
这间卫生室,有120平方米,室内看诊区、药品柜、观察室、配药室划分清晰,干净整洁。此时,李颐秋正俯身在观察室里,为一位发烧的村民扎针输液。
穿着白袍的李颐秋一边告知村民输液的时间,一边用渌口话埋怨地说:“高烧几天了,也不来看看,烧坏了怎么办?”
1971年,李颐秋出生在挽洲岛。在他的记忆里,母亲李梅香总是背着药箱早出晚归,家里常年飘着草药香。作为岛上唯一的医生,母亲李梅香不仅为村民看病,还自制胃药,疗效颇佳,甚至引得周边村镇的村民慕名而来。家里墙上挂着的感谢信,成了李颐秋对“村医”二字最初的认知。
1996年,从渌口卫校毕业的李颐秋做了一个让许多人意外的决定——回到挽洲岛,接替母亲成为岛上的乡村医生。面对不解,他只是说:“岛上不能没有医生,从记事起这就是我要走的路,像母亲一样守在岛上。”
这一守,就是近30年。
岛上唯一的“急救电话”
7月10日上午10点,李颐秋整理医药箱,带上熬制的中医药膏,骑着电动车赶往温贵香家中。
骑行电动车前往看诊家中。
原来,56岁的温贵香在农田里喷洒农药时不慎摔倒,用手掌撑地导致手腕剧痛。温贵香的老伴立即打电话向李颐秋求助。
不到10分钟,李颐秋骑着电动车赶了过来,为温贵香疼痛的手腕进行了固定,立刻骑着电动车载着她到龙船镇中心卫生院进行检查。CT检查出来后,确诊为手腕关节粉碎性骨折。
岛上到镇卫生院需要坐轮渡,再坐汽车,车程要近40分钟。为了缩短救治时间,李颐秋经常会陪同村民渡船,骑着电动车赶往镇卫生院。
挽洲村卫生室出来横过岛中线,沿着环岛路骑行几分钟就到了温贵香家。
从确诊为手腕关节粉碎性骨折后,温贵香选择了保守治疗。因为家里只有两位老人,加上经济困难,温贵香不愿意住院。同时对李颐秋的医术信任,选择回岛接受治疗。
李颐秋在为温贵香骨折处换中医药膏。
查看温贵香的检查结果后,李颐秋为她实施正骨手法,外敷中草药。半个月后,温贵香的手腕已明显消肿,恢复良好。
由于岛上老年人占比较大,各种突发状况时有发生,24小时手机不关机已经成了李颐秋多年的习惯。刚成为村医没多久,有一户村民误食了打了农药的空心菜,夫妻俩农药中毒,情况比较危急,如果出岛救治,路程时间比较长。没有犹豫,李颐秋立即使用催吐的方法,外加扎针输液,让夫妻俩病情得到了稳定。
挽洲岛的老书记说,每户人家的电话簿最前面都是李颐秋的号码,这一串数字啊,是岛上唯一的“急救电话”,随叫随到。他在治疗创伤、胃病方面很有一手,几十年来,村民都离不开他。
骑行的“移动急诊室”
除了看诊,李颐秋还要担起全岛村民的健康。
在诊室角落的皮质医药箱,外层皮革被岁月磨得发白。背带断了,用旧提包的带子缝补过,看起来更经得起磨砺,这恰如李颐秋几十年如一日守护村民健康的坚持。
角落里的医药箱。
“旧的医药箱舍不得扔。前段时间,新医药箱的卡扣出现问题,旧箱子就能顶上。”李颐秋说。
挽洲岛老年人居多,80%至90%有高血压。早在2011年,李颐秋就为村民们建立了完整的健康档案。各家各户住在哪里,有没有得慢性病,家里有没有孕产妇或儿童,李颐秋都写在档案上,更记在心里。
“我现在还为村里的重点人群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目前已经有600人签约,要定期上门随访。”李颐秋说,平时也会为大家讲解预防疾病的注意事项,传播健康的生活理念。
近年来,岛上的常住人口数量越来越少,只剩下一些老人、小孩留守。村里的常住人口减少了,但卫生室的医疗力量却增强了。去年卫生室搬迁至挽洲小学旁,完成了标准化建设,药品品类也增多了,村民购药也方便很多。
有人劝他卸卸担子,但李颐秋牵挂村民的健康,选择继续服务。“现在子女都到外面发展去了,压力也小了,收入对我来说也没有那么重要了。只要乡亲们需要,我24小时都在,尽力解决他们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李颐秋说。
最朴素的语言诉说着他最真诚的医者仁心。近30年间,李颐秋奔走在挽洲岛的各个角落,虽然全岛长1.8公里,但是为了能够及时问诊,李颐秋购买了电动车。一辆电动车、一只医疗箱是他外出看诊的标配,也是骑行在岛上的“移动急诊室”。
来源:红网
作者:颜洪 张子奕 张佳 颜懿萍
编辑:胡芳zz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