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水陆空”齐发力! “株洲制造”奔全球

日前,长株潭三市发改委联合印发《长沙-株洲-湘潭综合型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重点在健全现代物流运行体系、提升交通运输流通承载能力等方面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力争到2025年三市间基本形成“两轴四核多极”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发展新格局,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828公里,国家物流枢纽及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达4个。

去年8月,长沙-株洲-湘潭获批国家综合型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根据《方案》,三市将加快建设渝长厦高铁常益长段、长赣段,加速推进长九高铁建设;推进以长沙港为核心,以株洲港、湘潭港为两极的“一核两极”长株潭组合港建设;以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为主攻方向,逐步减少重载柴油车在大宗散货长距离运输中的比重;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推广应用集装箱多式联运运单和电子运单;推进码头、货场、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支持运输企业加快数字化、自动化终端设备的普及应用。

《方案》提出,三市要依托长沙黄花国际机场、长沙北站、长沙港等“1场3站3港”,推动铁路、航空干线运输与公路腹地运输网络融合发展,构建“五通道+五中心”的国际物流通道格局;推动长株潭共同建设陆港型、生产服务型、空港型、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着力提升区域综合运输能力;推动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畅通城乡物流通道、完善物流服务网络,构建规模适度、信息化与标准化程度较高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

三年行动方案,株洲物流大变样

全社会物流成本,是一个物品流动的全周期概念,涵盖了生产、流通、消费的所有环节。公开资料显示,在商品的整个生产销售中,用于加工和制造的时间仅为10%左右,用于物流过程的时间高达90%。即使是在“制造业当家”的株洲,制造业物流也是个尴尬的环节,长期未能摘掉“成本偏高”的帽子。但换个角度来看,“偏高成本”对应着“更多利润”,这意味着,物流环节大有空间。

今年,株洲出台《株洲市现代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进一步明确攻坚目标:力争到2026年,全市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较2023年下降1个百分点以上,降至13.2%以下。具体到今年,目标降至14%以下。上半年提前完成!今年一季度,株洲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为14.1%,同比下降了0.4个百分点。二季度更进一步,比重降低为14%,同比下降了0.3个百分点,基本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对照株洲实际来看,1个百分点对应40亿元的成本;0.3个百分点,意味着,可以节省十几亿元的成本开支。节省下来的成本,最终都会变成企业报表上实实在在的利润。

公铁水多式联运,“1+1+1>3”

公铁水多式联运,指通过公路、铁路、水运等多种运输方式,将货物从起始地运输至目的地的一种综合运输方式。实施多式联运,虽然会增加运输时长,但能明显降低运输成本。

目前,株洲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较高,近两年保持在14%左右。如果物流成本能降低2%,全市可节约成本72亿元左右。对照株洲规模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相当于推动利润提高近32%,企业竞争力自然提升。基于现实,前瞻谋划。今年4月,株洲制定现代物流业发展3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公铁水多式联运进一步提效,物流运输结构不断优化,铁路货运比例达7.5%,水路货运比例上升至6%。

物流“一张网” “株洲制造”勇闯天涯

株洲作为长株潭综合货运枢纽体系重要增长极,高质量实施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工程,紧紧围绕综合立体网布局建设,重点打造公铁水联运型和陆空联运型两类综合货运枢纽,打造联通国际、服务国内、辐射区域覆盖城际、市域、城市与城乡的物流服务网络。

为实现一体化协同推进,株洲建立了以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召集人,市交通运输局、相关市直单位和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协调机制成员的市级协调机制领导小组,并成立了补链强链工作专班,制定了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全力推进相关工作。

围绕建强物流枢纽体系,株洲将17个重点项目纳入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项目库,凸显国家级综合货运枢纽降本增效、补链强链的效益,加速布局通道建设、物流枢纽打造、枢纽场站集疏能力提升等,初步形成了多式联运通道新格局。

5月30日,满载商品的货运列车从株洲综合物流集散中心开出,株洲综合物流集散中心(一期)正式投入运营。该中心以湘粤非铁海联运为核心,通过打造多功能物流板块,助力物流枢纽升级。株洲铁路综合物流基地建设项目属综合货运枢纽项目,依托区域现有的铁路货运专线、编组站等产业资源,建设铁路综合物流园,重点发展冷链物流、商贸物流、工业品物流,打造集展示交易、仓储、配送、综合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多元化、智能化的铁路物流基地。

位于荷塘区的株洲金山工业园产业新城铁路专用线、三一智能制造以及金属材料数字化加工贸易中心二期正如火如荼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提升钢材、建材、有色金属材料等工业园区所需原材料及中间产品、产成品的公铁水联运效率。根据项目运量预测分析,项目近期到发总量达326万吨/年,远期到发总量达615万吨,主要货物品类为型材板材、建筑用钢、金属零部件等。届时,一个以株洲三一智慧钢铁城为中心、覆盖周边500公里产业需求半径的钢铁供应链生态圈将形成。

此外,位于醴陵市的湖南醴陵湘赣多式联运国际物流港项目、醴陵南铁路货场盐田国际内陆港正全力推进项目提质改造。项目建成后,将加快提升南向对接非洲、欧美、拉美、中东、东南亚的湘粤非铁海联运班列运营规模和数量,与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往返全球的海运航线无缝衔接,把铁水联运通道服务延伸至非洲大陆腹地各国,辐射拉美、亚太、中东等地区,让陶瓷、电瓷、箱包、稻种等湖南好物直达全球。

随着铁路、水路运量占比的提升,公路货运占比降至89.6%,为近年来首次降低至90%以下。株洲货运结构变化开始显现。当前,株洲正在以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城市、长株潭综合型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建设为契机,全力推动三一智慧钢铁城铁路专线、株洲北至喻家坪走行线及货运站改造项目、株洲港铜塘湾港区白祁庙码头等一批重大项目。

立足长远,干在当下。在物流线路重新勾勒的“株洲版图”里,交通区位优势正转化为物流成本优势,助力更多“株洲制造”勇闯天涯。

来源:新闻株洲

作者:冯源

编辑:颜洪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时政
  • 社会
  • 民生
  • 部门·株洲
  • 区县(市)
  • 教育
  • 医卫
  • 乡村振兴
  • 财经
  • 房产
  • 红观株洲
  • 图片
  • 视听
  • H5
  • 活动
  • 公示公告
  • 问政株洲
  • 红网论坛
  • 记者文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株洲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