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株洲:以制造名城之光为全省发展添彩

“为全省发展‘挑大梁’,株洲就是要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大力培育制造名城,以株洲一域之光为全省发展添彩。”在接受观潮君采访时,说起株洲如何“挑大梁”,株洲市委书记曹慧泉思路清晰、目标明确。

2022年,株洲市先进制造业实力跃升至全国第36位,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4.5%,大幅高于全国、全省,已成为第一大税源。北斗中国精度、轨道交通中国速度、海牛号中国深度……株洲制造“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图片

▲ 首列商用磁浮 3.0 列车,产自湖南长株潭城市群的“制造名城”株洲。

如何加快建设制造名城,挑起全省经济发展大梁?

“厂所结合,是株洲先进制造业能不断达到新高度的城市基因。”曹慧泉语气笃定,“从‘一五’开始,株洲的创新链和产业链就始终相互激励,在领域内跟跑、并跑到如今逐步领跑”。

株洲的轨道交通产业集群便是典型例子,在全国规模最大、产品门类最齐全、产业链最完整,集聚了中车株机等300多家轨道交通产业企业,产品出口70多个国家和地区,电力机车全球市场占有率27%,居全球第一。

“很多企业依托轨道成长而走出了‘轨道’。例如,功率半导体、光伏、风电、新能源电驱、高分子材料等。”曹慧泉说,“产业中裂变出大量企业进入了新能源和航空产业等,这就是厂所结合的优势”。这一优势,从早期国资主导,到如今市场化裂变大放光彩,离不开党委、政府的支持引导。

“这些年,我们通过引导企业加大创新研发,研发投入强度连续4年排名全省第一。在株洲,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曹慧泉介绍,从企业成长起来的院士有3名,数万研发人员在企业攻坚,依托企业组建的科技创新平台达684家,全市90%的研发投入、创新平台、技术人才、科技成果均来源于企业。

按每千亿GDP对应的重点“小巨人”计算、株洲重点“小巨人”单位密度高居全国第一。创新的根本在人才!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曹慧泉紧抓三个重点。

首先,把企业家视为最宝贵的资源。

曹慧泉回忆:“在研究株洲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时,最初的方案是28条。我说大家先去问问企业家需要的是什么。”最终出台的政策,数量简化为10条,却直击企业核心需求。株洲定期举办政企“早餐会”,面对面听企业讲问题提诉求,再采纳督办。

其次,关心年轻人。曹慧泉说,“城市发展最终要靠年轻人,要问他们需要什么,株洲要打造青年友好城市”。株洲竭力服务年轻人,推出了“青心声”“青关爱”“青春恋爱季”等项目,降低年轻人生活成本,支持创业、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等。

第三,提质城市人文风貌。株洲作为老工业城市,有大量极具工业美学的工业遗产。“我们通过民生项目建设、微改造、产城融合等方式,让市民生活更便利、更享受。”曹慧泉说。

“任何一个大项目来,株洲都有足够的用地和其他要素配套。”曹慧泉介绍,株洲高新区在湖南率先完成园区体制机制改革,与天元区探索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全流程链条式服务模式,组建“帮代办”队伍,为园区300多个项目提供个性化全生命周期的贴身服务。

2022年,株洲市场主体大幅上升,达到42.1万户,其中企业10.6万户,跃居全省第2,占比25.3%。“当我们把城市发展的重心回到制造业,株洲就有了更饱满的生命活力。”曹慧泉信心满满,“以先进制造业挑起湖南发展大梁,是株洲应有的时代之为!”

来源:红网

作者: 观潮的螃蟹

编辑:曹缇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z.rednet.cn/content/646745/53/12250248.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时政
  • 社会
  • 民生
  • 部门·株洲
  • 区县(市)
  • 教育
  • 医卫
  • 乡村振兴
  • 财经
  • 房产
  • 红观株洲
  • 图片
  • 视听
  • H5
  • 活动
  • 公示公告
  • 问政株洲
  • 红网论坛
  • 记者文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株洲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