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工程”,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基层农村的成功实践。早在实施之初,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要坚持“规划先行,以点带面,着力提高建设水平”。20年来,浙江从制定村庄规划入手,通过科学规划村庄发展,坚定一张蓝图绘到底,推动产业融合、产村融合、城乡融合,久久为功,实现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引领起步,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深化提升,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迭代升级,不断开辟乡村发展新空间。
当前,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致力于推进国土空间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的有机融合,以“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助力乡村振兴。在规划编制实施过程中,我们从“千万工程”中得到如下启示。
一是善用“透视镜”,坚持实用为主。聚焦“实用”二字,透过现象抓住核心,着力解决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多规分立、层次不清、内容杂糅等系列问题,避免产生“规划墙上挂”的空规划、假规划。树立底线管控思维,强调耕地资源在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中的“首要性”,厘清耕地保护与生态保护、城镇开发之间的关系,稳定耕地布局,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的顺序,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做到“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发展。立足区域统筹视角,针对在交通、生态系统和地理空间上具有较强关联性的村庄开展多村联编,注重共建共享,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指导地理相邻、需求相同、产业相似的村庄共建公共服务平台和基础设施,实现资源合理化有效利用,节约编制成本,减少重复建设投资。强化建设用地保障,作为空间规划体系在乡村地区的详细方案,村庄规划是乡村二三产业项目落地许可的法定依据,是农村宅基地选址等各项建设的空间参考。在不突破上位规划县域总指标的前提下,要预留好“留白指标”、规划好“留白用地”、制定好“负面清单”,保障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合理用地需求,全力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
二是常用“放大镜”,坚持民生为先。村庄规划是涉及全体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基层、走村入户,掌握村民现实需求,让规划尊重民意、维护民利,获得他们的认同。村庄特色要突出,以多样化为美,突出地方特点、文化特色,让湖水、溪流、古桥、古楼、古树、成片果园等特色场景,留住记忆和乡愁,构成各具特色的乡村文化图景,避免千村一面,让群众身有所栖、心有所依、情有所寄。村庄分类要合理,要充分结合村庄区位条件、自然地理、人口流动、公共服务等因素,以及各自产业特色和历史文脉等设置村庄主体功能定位;同时,随着地拆迁、增减挂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地区在建设用地资源供给与配置的作用与定位越来越受到关注。村庄分类也要充分考虑城乡融合大背景,从城乡关系双向互动视角综合考虑。株洲市确定农业发展类、生态保护类、特色保护类村庄占比达55.33%。风貌管控要有情,要充分考虑村民安居需求、气候条件、地形特点、传统文化和传统民居风貌等因素,尊重村规民约和生活习惯,延续村庄传统街巷肌理和建筑布局,建设功能现代、风貌乡土、成本经济、结构安全、绿色环保的宜居住房。株洲市按照高、中、低三个等级,设计出17种村民自建住房设计图册供村民参考,规范使用。
三是巧用“多棱镜”,坚持聚力为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村庄规划的编制出台同样要在乡村治理体系内,发挥多方力量,让责任上肩、情怀上心、规划落地。乡镇党政作“龙头”,要压实乡镇村庄规划编制责任主体,在组织动员、规划编制、方案审议、成果质量把关等方面切实发挥主责担当。村支“两委”抓一线,要发挥村支“两委”在村庄发展需求、村民诉求协调、规划编制和实施运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一师两员”亮技术,打通规划管理工作者“最后一公里”,确保乡村规划能落地、可操作、有效果。醴陵市作为首批试点县市,已实现“一师两员”乡村规划师全覆盖。(文/株洲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 徐业伟)
来源:时刻新闻
作者:徐业伟
编辑:聂千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