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8月23日讯(通讯员 邓立平)“采收辣椒,每天能挣100多元。”8月16日,在醴陵市明月镇云岩社区的田地里,来自该镇江边铺村的旷中平,双手翻飞,熟练地采摘醴陵玻璃椒。当天,和她一起到基地上务工的当地农民有12人。
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醴陵玻璃椒,干椒呈牛角形,色泽鲜红,皮薄肉厚,光滑透明如玻璃,在当地已种植百余年。凭借高颜值、高品质,早在1970年代,产品就远销欧美、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醴陵市把醴陵玻璃椒作为特色产业来抓,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带富效果不断增强。明月镇两个贫困村实现脱贫退出,221户702名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全镇有近5000人受益。今年,全市栽培面积达1.7万亩,同比增加980亩。
吸纳旷中平务工的,是醴陵市岩泉生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岩泉公司)。该公司今年种植醴陵玻璃椒357亩,安排就业70多人。
“有信心获得较好收成。”岩泉公司负责人王政表示,尽管遭遇历史罕见持续高温干旱,辣椒生产受到一定影响,但由于管理得当,产量和效益仍较去年同期略有增长。截至目前,已采收四批,平均每亩已采450公斤。
提纯复壮 优选纯正品种
优良的种子是农业高产高效的“芯片”,作为地方特色产品,其血统是否纯正,十分关键。
2020年,为解决醴陵玻璃椒因种植时间长、种性退化带来的竞争力减弱这一难题,财政安排专项资金,聘请湖南农业大学和湖南菜蔬研究所等单位的蔬菜专家,组建专家团队,精心对“原始品种”进行提纯复壮。
从田间采集的30个原始株系,通过基因分析、海南加代筛选和在醴陵田间试种比较,历时3年,纯正血统的醴陵玻璃椒成功“复活”。今年7月,代号为“BL8”的株系,通过株洲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的专家鉴定。
在示范基地上,BL8长势旺盛,粗壮的苗上簇拥着大小均匀的“牛角”,阳光下透着晶莹的光泽。旷中平说,因为产量更高,BL8与自留品种,同样是采摘一桶辣椒,时间要缩短两三分钟。
对整个产业而言,鲜椒整齐一致,不仅采摘和分拣分级更快,而且产品品相和等级得到提升,能获得更好的效益。王政表示,明年,公司将淘汰“原始品种”,全面改种BL8。
标准化栽培 提升品质
夺取高产高效,良种还需配套良法。
在优选品种的同时,该市积极配套组装醴陵玻璃椒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2022年5月,醴陵玻璃椒栽培技术规程,成为省级地方标准,由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发布。
标准发布前,醴陵市就组织在生产基地进行示范应用。在标准化示范种植中,岩泉公司第一批“吃螃蟹”。
从播种育苗到整地施肥,从肥水管理到采收保存,都严格按照标准执行。王政翻开生产档案,指着一项项记录举例道,原来每亩栽培蔸数很随意,现在株行距按照40—50厘米×40厘米栽培,种出的辣椒群体非常整齐,产量和品质较之前更稳定。
去年,云岩社区进行了良田标准化建设,田块方正了,排灌沟渠三面不见泥。笔直的机耕道连通了基地与市场。缓缓流淌的清水滋润着肥沃的田野。
9时许,旷中平将一捧辣椒轻放在桶中,结束了当天的采摘。她告诉前来田间检查指导的醴陵市绿色食品管理站站长杨建友,通过公司培训,她掌握了正确的采摘方法,既能保证所摘辣椒成熟度合格,又能做到不伤椒苗。
杨建友表示,下一步,将采取田间学校和个别指导等方式,全面组织生产者进行培训,把标准化技术要点直接培训到人,让种植更加规范。
绿色食品认证 做香品牌
质量标准化,栽培精细化,病虫防控绿色化,管理数据化,产品系列化,醴陵玻璃椒产业化链条不断增强。去年,岩泉公司获颁首个醴陵玻璃椒绿色食品称号。
6月14日,12家新型经营主体获得醴陵玻璃椒农产品地理标志授权,较上年增加2家。
“有了绿色食品品牌的加持,销售更畅了。”王政说,今年和客户数量比往年增加了五分之一。长沙市某餐馆老板慕名前来,首单购了30公斤干椒粉,并与岩泉公司达成了长期供货协议。醴陵玻璃椒实现了从田间直通一线城市知名湘菜企业厨房的新突破。
在合作社带动下,贺家桥社区残疾村民尹雪生,去年新种植醴陵玻璃椒10亩,获利9万元,今年扩种到20亩,预计收入20万元以上。不仅还清了老债,还建了新房子。
对明天,王政的眼里充满了期待,下一步,公司将在基地上安装滴灌设施,严格标准化生产,并加强保鲜方面的研发,丰富产品品类,加强与餐饮行业合作,将醴陵玻璃椒做得更红火。
来源:红网
作者:邓立平
编辑:曹缇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