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源远者必流长,凡根深者必叶茂。
从古至今,教育都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振兴最厚重的底气。“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职业教育提质增效指明了方向、鼓足了干劲。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2020年启动部省共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高地;2021年职教多项核心办学指标位居全国前列;2022年7月4日,湖南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在株洲开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规模最大的职业技能赛事……作为职业教育大省,近年来,湖南省职业教育乘风而上,阔步向前,把“职教湘军”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千帆竞发,勇进者胜。湖南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这一全省规格最高、影响最广的技能人才盛会“落户”株洲,是实至名归、水到渠成。
近年来,株洲市以打造全国一流职教高地为目标,坚持“工匠摇篮、创新高地、发展引擎、融城核心”的发展定位,创新打造“职教城、科创城、宜居城、旅游城”四城合一的湖南九郎山职业教育科创城,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突出人才培养方式,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衔接、推动职教发展和产业升级互为支撑,用“奋进之笔”书写了职业教育的“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如今,株洲职业教育这张“城市名片”光彩夺目。
产教融合服务振兴发展
鲲鹏展翅从兹起,技艺惊天地,手可摘星辰。
株洲是职业教育的求学热土,也是产业发展的“智”造高地。“株洲产业基础雄厚、创新活力充沛、职教资源丰富,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和造就大批优秀人才。”株洲市委书记曹慧泉话语铿锵、底气十足。
“将株洲九郎山职业教育科创城打造成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品牌,更好服务‘强省会’战略和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株洲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恢清的表态同样坚定。
底气,源自于实力与智慧。“校企融合缺真、培养模式缺变、资源共享缺链”一直是产教融合中的痛点,如何破题?株洲率先给出了答案。
近年来,株洲立足实际、整合资源,从校企联动,共搭育人平台中探索答案,积极推动校企共同招生、共同管理、共同教学、共同考核的双主体育人模式,实现校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但凡是有地铁的城市、有铁路的地方就有湖南铁道职院和湖南铁路科技职院的毕业生。”自2002年开设国内首个高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以来,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与全国30余家轨道交通企业合作,培养了4000余名“能制造、会驾驶、懂维修”的复合型人才。
毋庸置疑,校企的良性互动是关键。2018年4月,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全省高职院校首家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刘友梅院士专家工作站。四年来,学院以院士专家工作站为依托,不断深化政校行企四方合作,建设了“高水平”“专兼结合”的混编教学科研团队,探索了“四共一各”和“契约式”产教融合新模式,打造了“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等高端科研创新平台,汇聚了“长河号”特种载人有轨电车、“5G实景课堂”等前沿科技成果,实现了“丝路同声课堂”等一批成果转化,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等方面交出了优异答卷。
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是职业院校的天然使命。
湖南工贸技师学院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紧跟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积极与政府和企业对接开设“订单班”,与株洲市消防救援支队签订合作协议,联合开办4个消防工程技术专业定向培养班;为中车集团、中联重科、北汽控股、格力集团等知名企业输送“订单培养”毕业生2500多人。
湖南省商业技师学院与长沙五十七度湘餐饮、中车集团、北汽株洲分公司等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构建“1+4+6”制度体系,让产教融合有力助推地方优势产业发展。
产教融合之花处处盛开,彰显着株洲职业院校紧跟时代步伐,致力于校企合作,全力搭建产学研平台,与产业联盟、与区域发展联结、与国家战略联通的魄力与能力。
建成1277个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成立65个“双师”工作室、3个院士工作站,申请专利1135项,在全国各类技能比赛中荣获奖项3085个;组建职业教育讲师团,聘任420名讲师,为行业、企业上门免费授课……可以预见,未来将有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将从株洲职业院校中走出,为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贡献力量。
以赛促学助力“破茧成蝶”
“湖南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于7月4日在株洲开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规模最大的职业技能赛事。”6月30日上午,当这一消息正式对外公布,株洲职业教育界为之沸腾。
技行三湘,能创未来。
这是一次职业教育的“盛会”:全省将有来自14个市州、21个行业部门的35个代表团、1087名选手,参与55个集中比赛项目的角逐,超过700名裁判人员分别负责各比赛项目的裁评,预计现场参与和观摩大赛的总人数将接近1万人。
这是一次职业教育的“大考”:大赛赛项紧密对接我省核心产业、紧密对接20条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紧密对接世赛和国赛技术标准。如集中办赛的55个赛项,增材制造等12个赛项对应我省装备和建筑等2个万亿级产业;其他43个项目,分别对应工程机械、电工电器、汽车、食品等16个千亿级产业。
技能竞赛既是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技能人才展现才能的重要舞台。这次大赛对于东道主株洲来说,是向外界展现株洲魅力,努力创建九郎山职教科创城品牌的宝贵机会,更是坚定的认可。
大赛落户株洲,是底蕴蓄力的“地利”。近年来,株洲全力构建以轨道交通、航空动力、先进硬质材料等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3+3+2”现代产业体系,轨道交通产业荣膺国家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以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中小航空发动机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已成为中国先进制造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赛落户株洲,是培优育才的“人和”。株洲市持续实施高端技能人才和高素质专技人才(“双高”人才)振兴工程,连续8年举办“技能天下”职业技能大赛,先后承办世界技能大赛湖南选拔赛、第五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等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破茧成蝶、人生出彩的机会。
过硬的技能是工匠精神的载体,而技能大赛是锻造工匠精神、追求卓越品质的重要舞台,是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手段。
具体来说,湖南工贸技师学院参加各级技能竞赛硕果累累,被誉为“技师摇篮、冠军之家”,逢赛必胜成为常态。“十三五”期间,师生获得市级以上技能竞赛单项奖500余项,学院先后获得5次全省综合技能竞赛团体冠军以及6次全市综合职业技能竞赛团体冠军。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学生参加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国家级一等奖15项,二、三等奖10项,省级一等奖37项;2018、2019、2021年获全国技能大赛金牌数居全省高职院校第一。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在省部级及以上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奖148项,其中国家级25项;建校64年来,学院累计为社会输送了15万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
一直以来,株洲高职院校将职业技能大赛作为深化教学改革,检验办学质量的重要抓手,组织多样化比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走出了一条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专业覆盖广、师生齐参与的人才培养之路。
大潮既起,势不可挡。湖南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既是对株洲职业教育质量检阅的“考场”,也是株洲职业教育成果展示的“大舞台”。
精准培养育出“能工巧匠”
在中车株洲车辆有限公司组装车间,火光飞溅,易冉拿着焊枪焊接车体。作为为数不多的女性,她在车间十分亮眼。
“人们常说‘女人天生就爱美’。我也一样爱美,但我追求的美不是一个人的容貌美,我追求的是技能之美、技艺之美、工匠精神之美。”在2021年的全省职业教育大会上,作为湖湘工匠年度人物代表的易冉如是感言。
“电焊花木兰”易冉的个人成长可以说是株洲职业教育变迁的一个缩影。
找准人生赛道,人人皆可出彩。近年来,株洲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精准培养,让一大批“技术能手”“大国工匠”快速成长,成为服务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以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为例。作为2005年才赶上高职院校申请“末班车”的“后进生”,学院升格之初,深入分析社会经济及产业发展趋势,确立了“立足汽车行业、服务汽车产业、培养汽车人才、打造汽车品牌”的办学理念,经过多年努力,逐步成为“后起之秀”。
如今,学院引以为傲的不仅是与宝马、特斯拉等16家车企以及华为、湘交科等10余家信息企业合作,共建了汽车智能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等10个汽车相关专业,还针对高职生、士官生、留学生、本科生4类学生需求,分别探索订单、定向、定制、学徒制等多种途径,实现交叉递进培养。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据麦可思等统计,学院毕业生世界500强企业就业率、自主创业率、三年职位晋升率逐年提升,获技术能手、劳动模范等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分别达14人次、27人次。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的人才培育创新模式,是株洲市推动职业教育水平实现新跨越、新提升的一个缩影。
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
九郎山职业教育科创城坚持将专业群建在产业链上,做大优势专业,做强特色专业,做精支撑专业,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共开设各类专业247个,形成了对接轨道交通、航空、汽车等10大重点产业的特色专业群,实现了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对优势产业的全覆盖。
同时,九郎山职业教育科创城被授予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基地、国家综合职业培训基湖南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湖南省职业技能竞赛基地,已成为中南地区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孵化基地和新时代“湖湘工匠”的摇篮。
“教育链”“人才链”精准服务“产业链”“创新链”,株洲培养了一大批技艺高超、技能精湛的“大国工匠”“湖湘工匠”“株洲工匠”,全市人才总量达59.8万人,其中专技人才30.1万人、高技能人才13万人。
如今,株洲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越来越优秀,越来越抢手了——这是不少企业的真实感受。
对标一流打造职教高地
在株洲,世界级、国家级产业兴起的背后,是万千工匠一代接一代的耕耘。
前有被誉为“中国保尔·柯察金”的吴运铎、名震四方的田心机车制造厂的老劳模刘昆、三三一厂的铁人式工人李临庄等老辈大国工匠引领与授业,后有中车电焊女神易冉、中航发南方邓元山、株冶集团柳祥国等“湖湘工匠”传承与发扬,再有“高铁工匠”盛金龙、数控车工匠邹毅等后起之秀奋发图强……
当下,株洲已是“试点示范市”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座工匠之城,正由“株洲制造”向“株洲智造”挺进,将“株洲产品”上升为“株洲品牌”。
可以说,职业教育发展的速度,将直接影响着株洲发展的高度。
为此,株洲市规划总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累计投资220多亿,历经13年内涵式发展,形成了商住、教育医疗等配套齐全,实训培训和承办赛事等功能完备,职教城、科创城、宜居城、旅游城四城合一的湖南九郎山职业教育科创城。
《湖南九郎山职业教育科创城提质升级五年行动方案(2022-2026)》明确指出,要把九郎山职教科创城打造成为省部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引领区、全国产教融合示范区、长株潭融城先导区,在全省形成“西有岳麓山大学科技城,东有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南有九郎山职教科创城”的发展格局,成为国内一流职业教育高地。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
目前,九郎山职教科创城入园院校9所,共开设各类专业247个,累计申请专利达到1135项,在校学生超10万,年毕业生近3万,年培训人次25万,教师4497名,规模体量居于全省第一。其中,校企合作培养的学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80%以上,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连续五年在95%以上,2021年毕业生去向落实率93%。
同时,九郎山职教科创城还成立了田心高科产业学院,轨道智谷产业学院、湖南株洲新媒体服饰产业学院、鲲鹏产业学院等7家产业学院,组建了南方铁路运输、株洲服饰产业等11个职业教育集团,与156个行业企业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助力打造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到2026年,九郎山职教科创城将新增1至2个院士工作站;继续支持企业技能大师进校园,力争“双师”工作室从现有65个增至100个,产业学院数量增至13所。推动园区各院校与省、市科研院所、企业等主体合作,建立服务株洲产业科研孵化平台,实现研发基地和科研孵化平台从现有20个增加至45个。
大道行思,取则行远。株洲正在大力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发展环境,为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而不懈奋斗。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鞭。株洲大地自古英才辈出,如今,蓬勃发展的职业教育通过校企联动、工学结合,崇技尚能、德技并修,培育了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定能勇立发展潮头,汇聚人才力量,为服务湖南“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以及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罗毅 柏润 张建平 庞莉
编辑:任欣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