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记者 颜洪 株洲报道
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思想政治是铸魂育人、涵德化人的基础课程,集培塑信念、培育品德、开发智力、健全人格于一体,在立德树人中地位特殊、作用关键。
在株洲市建宁实验中学,有这样一支“政治教育”队伍,他们兢兢业业,深耕教坛,获得同行的钦佩,也获得学生、家长的击节赞叹,荣誉云集。可以说,立德树人有道,以春风化雨之势,把稳学生的人生航船之舵。
赛教相长 让“温度”折射进课堂
“每组人数一样多,按U型一个一个传,每位同学都要传到球......”5月20日,2022年株洲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风采大赛在建宁实验中学举行,该校初三教研组成员陈照在主题课教学中告诉学生传球比赛规则。
陈照依据《遵守规则》教材内容,将生活中的规则融入到理论中,有理有据,原本抽象、条条框框的政治教材内容,摇身一变成了有声有色的运动趣味课堂。40分钟下来,学生精神高度集中,兴致勃勃,对课本知识了然于胸。通过精巧的教学环节、精准突破重点难点等,该课程也获得了大赛中主题课教学竞赛一等奖。同时周素珍也凭借“敬礼《长津湖》赓续建党精神”获时政述评一等奖。
以赛促学,学赛结合,参赛获奖只是竞赛之路的“一半”,更重要的“一半”是将竞赛作为一种“催化式教学”,驱动更多的学生创造性地深度学习。
尽管赛课只是一个老师,但是一节优质课的背后却是一个强大的团队在做支撑,一次赛课下来,集体进行30次以上的磨课是常有的事;同时竞赛也是青年教师能力提升的“加速器”。株洲市建宁实验中学初三政治学科教研组组长彭素平说,教研组除了每年都会参加省、市竞课比赛,每周都会举行集体备课,钻研教材,这也成为了政治教研组日常的“必修课”。
如何设计课件?如何针对具体学情,选取材料?彭素平说,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初三政治教研组共6名教师,属于老中青的“搭配”,但是每一个老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通过集体备课,聚众人的智慧,让学生在有“温度”的思政课中涵养德性,提升素养。
上活思政课 让正能量“浸入”心灵
“教育不是管束人,而是发展人;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学会创造;不是记住别人的思考,而是产生自己的思考。”对于教学,彭素平始终相信只有在民主和谐、自由宽松的环境下,人的思维才能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各种智力与非智力的创新因子才能发挥其最佳水平。
上思政课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如何通过思政课堂,调动民主氛围,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政治教研组一直关注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研讨,教研组推出了“课前新闻5分钟”,由学生自主选择一条时政播报,结合时政、社会热点话题解读、点评,让学生看新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
这一创意活动,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建立对社会的认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在播报新闻的同时,也拓宽了视野,学会了理论联系实际,对时政问题的分析既有感情倾向、又有理性思考,家国情怀在一次次播报中濡染每个学生的心灵。
“思政课不局限于校园的藩篱,还应该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历练和洗礼。”彭素平说,教研组还会设计一些实践性作业,要求学生把孝敬父母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同时写出心得体会;鼓励学生走进博物馆、走进革命先烈故居,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构建起“课堂+课外”“校内+校外”“理论+实践”“学校+家庭+社会”的大思政体系。
春风化雨,其乐未央。如今,课堂内外,内容新颖、形式活泼的思政教学越来越多,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启智润心的教学氛围正在形成。初三政治教研组将继续用好思政的“盐”,讲出真理的“味”,不断创新思政课教育教学,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让学生打好精神底色、夯实人生根基。
来源:红网
作者:颜洪
编辑:任欣蓓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