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6月2日讯(通讯员 肖喜林 刘静)为了解学生、教师、家长等对“双减”工作的看法,进一步持续推进“双减”工作,切实把“双减”抓实落细,5月31日,株洲市渌口区渌口镇中心学校“双减”会客厅第二期访谈——《教师谈“双减”》如约而至。
本期访谈分别邀请了渌口镇明德小学老师张梦圆、渌口镇松西子小学老师张敏和苏暮琴、渌口镇中学老师刘俊,主持人通过“双减”怎么看,现在怎么办,以后怎么干三个板块对嘉宾进行访谈,了解教师眼中的“双减”。
老师们认为,“双减”的实施规范了学校、家庭和培训学校的教育行为。教师为“双减”在做“加法”,他们通过分层布置作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等途径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进而充分尊重和保障了孩子们的休息权利,重视学生的兴趣与优势,让学生有持续发展的潜能。“双减”实施后,校园内歌声悠扬,孩子们笑容满面,操场上欢呼雀跃,孩子很享受“减”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几位嘉宾对“如何将“双减”走深走实?”谈起切身感悟。张梦圆从语文学科入手,结合新颁布的2022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倡导老师、同学开展多样的读书活动,丰富拓展名著阅读。张敏认为在数学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量感,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实践操作,形成量感,提高估测能力。苏暮琴认为音乐教学要鼓励创新,要给予学生更多想象的空间,同时要注重学科间的深度融合。刘俊认为体育学科要坚持“健康第一”的课程理念,重视综合性学习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切实让学生掌握多种运动技能。
3月30日,渌口镇中心学校“双减”会客厅第一期访谈——《学生话“双减”》开播后,引起渌口区教师、家长、学生等普遍关注,大家充分了解到孩子眼中的“双减”,孩子们对都持赞成态度。
为持续推进“双减”工作落地生根,做好教师的“加”,落实学生的“减”,渌口镇中心学校一直在探索。学校提出教师素养提升十大策略,通过创新作业形式、集体备课、镇内培训教研、名师引领等多种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更加重视家校共育,努力构建协同育人模式,通过老师家访、家长进课堂“校园开放日”、亲子活动等形式构建家校社大格局教育。通过加强学校劳动教育,丰富校内课后服务内容,增加学生社团活动等让学生课余生活多姿多彩。学校通过系列的“加”,完成学生的“减”,从而达到“减负”不“减质”。
来源:红网
作者:肖喜林 刘静
编辑:曹缇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