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天睡够10个小时了吗?今天你睡好了吗?你掌握正确的睡觉姿势了吗?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学生睡眠问题备受关注。连日来,记者调查发现,“双减”以来,株洲市中小学生睡眠时间普遍能达到9小时以上。
2021年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对中小学生的睡眠时间、上下学时间、就寝时间等做出了明确规定。
《通知》明确,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
3月20日,荷塘小学心理教师向学生发放了睡眠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该校学生睡眠时间普遍能达到9.5小时以上。
“‘双减’之前,望子成龙、拔苗助长的想法让很多家长都进入误区,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给孩子安排了各类辅导班、兴趣课,白天上学,只能利用晚上和周末时间给孩子‘充电’了。这样一来,孩子的睡眠时间自然就少了。”家长李女士说。
有数据显示,“睡眠令”和“双减”政策出台后,六成多中小学生上床时间提前了,睡眠时长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延伸阅读】
如何提高孩子睡眠质量?
“要保证良好的睡眠,每隔一段时间,家长和孩子可一起商量最近的作息安排,协助孩子完成适合自己的高效作息。”针对如何提升孩子睡眠质量的问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黄炎艳建议,学校要合理安排上午、中午、下午的课程学习及课后休息,家长和孩子之间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能让孩子在良好平稳的情绪里安心入睡。
“决定睡眠质量的是深度睡眠。”市三医院睡眠医学科专家赵烨勋指出,未成年人大部分失眠问题都是由心理原因造成,可以通过“睡前自我调整、改善睡眠环境、规律作息”三部分来进行调整,提高睡眠质量。
如何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专家表示,最好建立一个“睡前程序”,比如洗澡、抚触、拉窗帘、说晚安等,因为孩子的身体需要这些信号冷静下来,提醒自己“做完这些事情我就要睡觉了”。家长尽量不要让孩子在睡前玩手机,因为屏幕蓝光会影响褪黑色素的分泌,大大扰乱生物钟。
床上尽量不要堆放杂物,更不要让孩子在床上玩耍,帮助孩子与床进行“情境训练”——只要一到床上,就会产生“我要安静下来,准备睡觉了”的条件反射,这样更有助于尽快入睡。
孩子长期打呼噜要早诊断早治疗
长期打呼噜对孩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因睡眠结构异常使得生长激素分泌减少,影响骨骼发育,导致孩子身材矮小;二是“慢性缺氧”影响孩子智力发育和学习成绩,甚至引起多动症;三是长期张口呼吸,会导致上下牙齿咬合不正常,也就是“腺样体面容”,影响颜值;四是增加了成年后发生高血压、糖尿病的风险。
如果孩子有打呼噜现象,同时伴有睡眠憋气、张口呼吸、睡眠不安、白天嗜睡、面容改变、注意力缺陷或多动等表现,家长要及早带孩子就医,由专业医生判断,早诊断早治疗,避免打呼噜带来不良影响。
来源:株洲晚报
作者:谭筱
编辑:任欣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