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好人·每周一星丨易跃平:志愿服务的“领头羊”参与时长达1万余小时

微信图片_20220315174941.jpg

“湖南好人”易跃平(右)在做志愿服务。

红网时刻记者 曹缇 通讯员 程美枝 株洲报道

一个好人带动一群好人,一群好人温暖无数颗心。2008年,易跃平加入志愿服务团队,14年来坚持开展志愿服务,参与时长10000余小时,为困难家庭学子、残障家庭孩子、孤寡空巢老人带去了温暖与希望,是株洲志愿服务的“领头羊”,为株洲地区的志愿服务及文明劝导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

一句承诺,用爱陪伴烈士家属多年

2008年汶川地震,株洲籍飞行员陈林在执行抗震救灾任务时壮烈牺牲,噩耗传来,陈林的父母悲痛万分,久久不能走出来,志愿者易跃平在得知情况以后,马上赶到陈林父母家中,当着两位老人和陈林原所在部队首长的面承诺:“你们放心,我们就是你们的家人,我们来照顾你们!”从这以后,易跃平就像烈士的家人一样守护在老人身边。

在最难熬的这段时间里,易跃平天天陪伴在陈林父母身边,照顾和陪伴着他们。老人想吃什么,她就买菜去给老人做;老人心情不好的时候,她就带着老人出门散心;每年两位老人生日,她都记在心里,准时给老人送上生日祝福;每年清明节,她都会陪伴老人给烈士扫墓……在易跃平在细心照顾下,两位老人的脸上慢慢有笑容。在得知烈士家人被细心照顾,陈林原所在部队在2011年给易跃平及志愿者团队送来一面锦旗表示感谢。

2011年陈林爸爸去世,她与其他家属一起操办了老人的葬礼,同时更无微不至的照顾着烈士母亲。十多年来,每到节假日都会去看望和陪伴烈士母亲,陪她聊天,陪她散心,无怨无悔地践行着自己的承诺,小区的其他居民每每看到易跃平,都会向她伸出了大拇指。

“萤火虫”助学行动,她是那一束最亮的光

“萤火虫”助学行动始于2009年,易跃平是最先参与助学行动的志愿者之一。一开始,她做的是外联的工作,主要是在爱心人士与受助学生之间牵线搭桥。2015年开始,易跃平成为“萤火虫”助学茶陵负责人。

就读于茶陵火田的某同学,其父被判死刑,改判无期,母亲离婚,爷爷去世,他与奶奶一起靠低保生活。因为这一特殊情况,他成为易跃平手中最后一名未得到一对一资助的困难学生。为此,易跃平在爱心群和朋友圈中发推时写道:“不管父母是什么样的人,孩子只能接受现实,因为他无法选择,这样的孩子,更需要社会的关注……”这一推文在微信朋友圈中发酵,推出的当天,该同学即被爱心人士认捐。

说起易跃平的名字,知道的人可能不多,但如果说“开心姐姐”这几个字,很多学校负责贫困生工作的负责人和爱心人士都很熟悉。身为“萤火虫”助学项目茶陵、炎陵地区负责人,她要对接地方学校和合作的志愿者团队,同时要与爱心人士沟通,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获得所有人的肯定。截至2021年底,她为500余名学子圆梦,正在为298名学生进行对接帮扶。

抗击疫情,上门照顾95岁的抗战老兵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很多居民响应号召减少出门,避免感染,采购日常生活物资就成了一个难题。易跃平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平时经常照顾的老人们,她马上组织志愿者们共同策划起“暖阳行动”,免费为32户孤寡老人、抗战老兵定期送去生活物资和防护用品,确保老人们能够足不出户,生活无忧。

黄达顺是一名抗战老兵,由于身体情况不佳,一直是易跃平和志愿者们重点关注和照顾的对象,在疫情期间,易跃平每过两三天就会给黄爷爷送去生活物资,包括米、面、油、蔬菜、肉类等,在她的带动下,社区也积极参与进来,帮助老人解决生活上的困难。老人激动地写了一封感谢信:“感谢政府和志愿者对老兵这样的关爱!”

随着疫情形势越来越往好的方向走,易跃平带领志愿者们开展的“暖阳行动”也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在整个疫情期间,她和志愿者为32户老人免费配送生活物资及防疫物资459次,让老人们感受到温暖的“暖阳”。2021年8月,株洲疫情防控期间,易跃平每天深入社区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宣传、核酸检测、人员登记等志愿服务。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负责株洲西站“暖冬行动”志愿服务,在春运期间,连续坚守40天。

14年来,易跃平用自己的双手和肩膀扛起责任,为所有人挡风遮雨。她说:“在我有生之年,我将尽自己的能力照顾所有需要帮助人。”

来源:红网

作者:曹缇 程美枝

编辑:任欣蓓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z.rednet.cn/content/2022/03/15/11012550.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时政
  • 社会
  • 民生
  • 部门·株洲
  • 区县(市)
  • 教育
  • 医卫
  • 乡村振兴
  • 财经
  • 房产
  • 红观株洲
  • 图片
  • 视听
  • H5
  • 活动
  • 公示公告
  • 问政株洲
  • 红网论坛
  • 记者文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株洲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