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刘道生:据理力争保战友

刘道生(1915—1995),茶陵县严塘镇玳溪人。1930年2月加入共青团,同年6月转为中共党员。参加了长征。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曾分别任湘赣省团委副秘书长兼巡视员、红六军团政治部主任、晋察冀军区平西军分区政委兼中共平西地区党委书记、东北民主联军第八纵队政委、四野十三兵团政治部主任。在“百团大战”、冀东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安新战役、衡宝战役等重大战役中,指挥和参加指挥所部在战斗中取得不少重大战果。新中国建立后,曾在苏联伏洛希洛夫海军学院学习,1957年毕业回国后,曾任海军副司令员兼海军学院院长、海军航空兵司令员等职。参与了海军的组建工作。1955年被授予中将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刘道生将军

1934年4月初,刘道生被任命为红二十二师政治部主任。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红二十二师在补充兵员后也于10月下旬从会昌的站塘出发长征。红二十二师隶属第九军团,掩护中央纵队的左翼。10月底,红二十二师行进至大庾的黄龙地区,接到中央军委电报,令其守在黄龙,顶住大庾、南雄方面来的敌人,以保证中央纵队安全通过。为此,师部决定政委黄开湘带领六十五团在左面,师长周子昆带领六十六团和政治部主任刘道生带领六十四团在右面警戒大庾、南雄方面的敌人。

10月30日,天刚蒙蒙亮,广东军阀余汉谋部从大庾、南雄分三路纵队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对二十二师阵地发动全面进攻。六十五团和六十六团与敌激战后,不久就撤出阵地,去追赶主力部队,这样六十四团便处在三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战斗更加艰苦。刘道生和六十四团团长、政委以及全团指战员抱着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重新调整部队,沉着应战,从中午一直激战到傍晚,始终没让敌人前进一步。直到中央纵队全部安全通过,军委命令六十四团撤出战斗时,刘道生才和全体指战员怀着胜利完成任务的喜悦心情,离开战场。

刘道生率领的六十四团在宜章赶上军委纵队。军团长罗炳辉、政委蔡树藩对六十四团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并要刘道生亲自向军委总部汇报战斗的详细情况。刘道生到达军委总部后,见师长周子昆、政委黄开湘已被捆绑。共产国际顾问李德指责他们临阵脱逃,执意要枪决他们。刘道生认为他们不应该被处决,他抱着对战友的爱护和对党的事业的赤胆忠心,冒着被撤职甚至杀头的危险,勇敢地站出来,为他俩求个公道。他首先找到朱德总司令,向他汇报了战斗经过,然后说:“黄开湘政委带领六十五团同敌人进行了战斗之后才撤走的,周子昆师长的撤走同我商量了,我同意他先走一步,现在二十二师完成了掩护军委纵队安全通过的任务,怎么能说他们是临阵脱逃呢?不能杀掉他们!”朱德听后点头说:“你把这些情况直接向周恩来同志详细汇报。”

周恩来听了刘道生的汇报后,沉吟了一下说:“他们不是临阵脱逃,但是没有完全尽到责任。”说着,立即命令给周子昆、黄开湘松绑。由于刘道生实事求是、据理力争,才使师长和政委免遭杀身之祸,为革命保存了力量。

1937年,原湘赣根据地部分同志在陕北合影(左二为刘道生、左三为王震、左五为彭绍辉,右一为陈伯钧)

来源:茶陵县档案馆

作者:陈丹丹 龙姗 晏牡丹 李志勤

编辑:苏莉雅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时政
  • 社会
  • 民生
  • 部门·株洲
  • 区县(市)
  • 教育
  • 医卫
  • 乡村振兴
  • 财经
  • 房产
  • 红观株洲
  • 图片
  • 视听
  • H5
  • 活动
  • 公示公告
  • 问政株洲
  • 红网论坛
  • 记者文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株洲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