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现场。
红网时刻10月22日讯(记者 龙琦 通讯员 张曦予)一场事故,让市民王先生左手的四根手指断成八截;一台手术,凭借株洲市中心医院创伤中心负责人邱尔钺精湛娴熟的显微外科技艺,在吻合十五条血管神经、三十多根血管后,其断指被成功接上。此时,距离其接受手术到离断手指再次通血,已达19小时。
一场事故,四根手指断成八截
王先生现年44岁,多年来一直从事玻璃切割工作。10月9日中午,正在操作机床作业时,不慎将左手手腕卡在机床上,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左手四根手指被齐齐切断。“可能是我操作不规范,也可能是一时大意。”王先生记忆犹新地说,手指被切断后顿时血流不止,左手也疼得头皮发麻。随后,王先生的同事立即找来衣物包裹其左手,将断指妥善收好,并赶紧将人送往株洲市中心医院。
王先生一行人赶到医院后,该院立即为其开通了急诊绿色通道,积极完善各项检查。“患者为左手多指完全离断伤,在给他做检查时,我们已先一步将离断的手指送入手术室中进行缝合。”邱尔钺回忆道,见此情况,所有医护人员争分夺秒实施断指再植手术,竭尽全力保全患者肢体完整。
当日中午12点,手术正式开始,邱尔钺首先用生理盐水、双氧水、碘伏溶液反复冲洗断指,彻底清创,在降低感染风险的同时也利于组织的愈合、生长。紧接着,进行骨、神经、肌腱及皮肤的精细修整,然后用克氏针固定骨折断端。最后,在光学显微镜的助视下,将断离的血管和神经重新吻合。
一台手术,19小时不间断操作成功救治
断指再植属高精度、高难度、高风险手术,决定再植成活率的因素,除了离断指体的损伤程度及个体差异外,把握“黄金时间”治疗也很重要。邱尔钺表示,断指再植手术的每个操作步骤都需要无比的耐心与精细,才能保证术后的成活。特别是显微镜下的血管和神经吻合步骤,更需要高度专注作业。“手指动脉直径大约0.3—0.5毫米,用显微线缝合6—8针,才能确保血管吻合通血成功。当断端的血管接通时,手指皮肤颜色开始逐渐红润,这说明断指的血流充盈通畅。”邱尔钺说道。
一台手术,两名医生,一名麻醉师,中间换了两班护理人员。手术结束后,邱尔钺抬头才发现已经是第二天早晨7点。
功夫不负有心人,10月22日下午,患者的断指已可轻微活动,皮温、皮色、毛细血管返流等各项指标均正常。“我自己看着手指的血色各方面也还是比较好的,太感谢医生了!”王先生倍感欣慰地说。
株洲市中心医院创伤中心自9月1日开科以来,全体医护人员相互配合,在融合和创新的过程中团结一心全力救治病人。自开科以来截止到9月15日,创伤中心门急诊接诊1028人次,严重创伤16人次,抢救107人次,普通病房收治了58名病人,急诊ICU收治12名病人,手术38台次,治愈出院31名病人,并收到许多患者及家属的感谢信和锦旗。
株洲市中心医院院长蔡安烈介绍,该院创伤中心是传统创伤急、危重患者救治模式的一个升级,是创伤外科的一站式救治平台,目前在省内尚属首创。这将极大推动全省创伤救治体系的建成,带动区域内急危重创伤患者救治效率与能力提升,逐步降低区域急危重创伤、多发伤患者死亡率、残疾率,为造福长株潭百姓作出贡献。该中心现已申报了国家重点专科、区域医疗中心重点建设内容。待株洲市中心医院急救中心综合大楼投入使用后,创伤中心还将有质的飞跃。
来源:红网
作者:龙琦 张曦予
编辑:任欣蓓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