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株洲盘活铁路场站旧资源助力枢纽经济发展典型经验获全国推介

红网时刻新闻4月22日讯(通讯员 夏四亮 赵柳)日前,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广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第一批典型经验的通知,在前两批25个支持的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中遴选确定了18项典型经验,长沙—株洲—湘潭两项典型经验获全国推介,其中株洲盘活铁路场站旧资源和闲置土地,助力枢纽经济发展典型经验上榜。

图片

株洲与长沙、湘潭以组合型城市入选实施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以来,高质量实施补链强链工程,紧紧围绕综合立体网布局建设,重点打造公铁水联运型和陆空联运型两类综合货运枢纽,打造联通国际、服务国内、辐射区域,覆盖城际、市域、城市与城乡的物流服务网络,一揽子推动株洲铁路综合物流基地等一批补链强链项目,基础设施及装备硬联通水平显著提升,跨运输方式融合逐渐加快,多式联运物流节点功能不断完善。

株洲铁路综合物流基地建设项目的前身为“喻家坪调车站”,“喻家坪调车站”上世纪50年代建成,是服务清水塘老工业区的重要物流设施。2013年铁路货物吞吐货物约500万吨,占株洲市铁路专用线总运量52%。2014年,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被列为全国21个老工业区改造试点之一,提出逐步关闭、搬迁清水塘老工业区内重化工、冶炼企业等261家企业,导致该铁路专用线于2020年停用。

2021年以来,为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充分发挥闲置资产的效益,株洲将该片区打造为株洲新的“铁路综合枢纽中心”,致力于将湘粤非铁海联运总部、铁路物流基地、株洲港、铁路专用线等进行有机联系,大力推动公铁水多式联运发展。株洲充分利用补链强链政策优势,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与广铁集团协作联动,按照综合货运枢纽建设理念盘活老旧铁路站场,对内新建高标准物流仓储设施、配备先进的物流设备、开发信息系统,对外改造株洲北站至喻家坪走行线及货运站4公里,实施新建2.3公里进港联络线,联通湘粤非铁海联运通道。

项目建设将成功打通株洲北站、株洲港与铁路物流基地核心功能区“最后一公里”,实现无缝衔接,构建起一套完备且高效的铁公水多式联运体系。通过利用闲置土地的重新整合与深度开发,带动投资约13亿元,并增强了湘粤非铁海联运通道每年8万个集装箱、35万辆商品车、300万吨棚车以及500万吨散货的运输能力。湘粤非铁海联运从2022年正式运营至2024年底,年均分别增长98%,湘粤非铁海联运湖南株洲、衡阳、郴州三市联动共计发运1076列,首次突破千列,8.82万标箱,货值147亿元,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湖南本省企业集装箱占比85%以上。

来源:红网

作者:夏四亮 赵柳

编辑:曹缇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z.rednet.cn/content/646948/66/14895412.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时政
  • 社会
  • 民生
  • 部门·株洲
  • 区县(市)
  • 教育
  • 医卫
  • 乡村振兴
  • 财经
  • 房产
  • 红观株洲
  • 图片
  • 视听
  • H5
  • 活动
  • 公示公告
  • 问政株洲
  • 红网论坛
  • 记者文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株洲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