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工业大学获评第四届教育部精准帮扶典型项目

微信图片_20211018182733.jpg

红网时刻10月18日讯(通讯员 张荣强)近日,教育部公布第四届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推选结果。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申报的《特色学科对接特色产业——湖南工业大学“绣色十八洞”精准帮扶十八洞村脱贫项目》项目从32个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14所部省合建高校推荐的103个项目中脱颖而出,入选31项典型项目。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的发展长期落后。2013年该地区成为了我国“精准扶贫”第一站,之后当地政府将“苗绣”确定为十八洞村五大发展产业之一。然而,无论是从绣娘的思想境界、绣制技术,还是从绣品的创意程度、营销模式上来说,十八洞村的苗绣产业振兴还任重道远。在这个发展瓶颈难以突破之时,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杨勇波组建“绣色十八洞”项目团队,勇敢担负起了这个“破瓶颈”任务,以时不我待的精神迅速介入,扎根边远贫困地区,在十八洞村打响了一场“苗绣振兴”精准扶贫攻坚战。

朝着“非遗苗绣出国门,阿妈回家奔小康”这一奋斗目标,项目团队充分发挥湖南工业大学包装教育特色和设计学科优势,对十八洞村苗绣进行了相关探索,确定了苗绣产品开发设计方案和数字化管理系统建设方案,通过“互联网+”为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带来了帮助,并通过整合资源,联合企业等方式,让苗绣成功地走出大山、走进市场,走出国门,让“精准扶贫”深入人心、让更多的贫困家庭在传承民族传统技艺的同时,实现脱贫奔小康。项目团队曾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全国总决赛银奖、湖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一等奖。

湖南工业大学“绣色十八洞”精准帮扶十八洞村脱贫项目以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为导向,与十八洞村及周边贫困地区建立了多个实习和实训场所,不断引导设计专业学生深入乡村,通过开展调研、培训、实际操作,让设计成果落地,有效解决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技术、运营、管理等方面的问题。项目倡导学生以一种踏实认真的态度投入到服务社会发展创新过程中,体现了地方高校以特色学科对接特色产业,为区域经济社会培养人才的初心与使命。

项目团队在育人方面起到了较好的引领示范作用,设计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能帮助学生实现课堂与现实的衔接,启发学生对国家时政的关注,促进师生思想情感交流。是以“新时代品学兼优、不忘初心的社会主义人才培育,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养成”为目标的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探索和论证过程。

自国家实施脱贫攻坚战略以来,湖南工业大学始终将帮扶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并充分发挥学科、科研和人才优势,以非遗项目苗绣为重点开展研究,推动非遗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努力挖掘资源,整合优势,以打造苗绣高水平产业品牌为目标,积极为苗绣行业发展提供智力、人才、技术、文化等方面的支持,谱写“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工大新篇章。

来源:红网

作者:张荣强

编辑:苏莉雅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z.rednet.cn/content/2021/10/18/10305609.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时政
  • 社会
  • 民生
  • 部门·株洲
  • 区县(市)
  • 教育
  • 医卫
  • 乡村振兴
  • 财经
  • 房产
  • 红观株洲
  • 图片
  • 视听
  • H5
  • 活动
  • 公示公告
  • 问政株洲
  • 红网论坛
  • 记者文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株洲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