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10月18日讯(通讯员 晏丰良)深秋,阳光、细雨、微风一路同行。10月11日至13日,株洲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校园里歌声嘹亮,青春激昂,株洲市渌口区第三中学高一年级全体学生赴基地参加为期三天二晚的综合实践活动。
仪式感爆棚的开营仪式
10月11日上午,在基地体育馆里举行了渌口区三中高一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开营仪式。区三中副校长姜淑平、高一年级组长龙四平等领导;基地副校长周公望、学生发展中心主任袁李华以及区三中高一班主任参加了开营仪式。
基地副校长周公望致欢迎辞。他说,渌口区三中秉承“文武兼修、德才并进”的理念,通过“体教融合”的发展新模式,开展柔道、摔跤、中国式摔跤、武术、拳击等一系列特色体育课程,“体教融合”教学模式硕果累累。办学四十年来,哺育了近万名莘莘学子,获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培养了一批批有知识、有技能的社会有用人才,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渌口区三中姜淑平副校长说:“盼望已久的实践活动即将开始,我们将感受劳动的不易,感受艺术的唯美,感受科技的日新,感受团队的力量。实践出真知。基地为我们准备了一张全新课程表,这张课表将引领我们去接受训练的艰苦,去学会知识的运用,去提升思维的品质,去锻炼生活的能力。”为了愉快顺利地完成这次实践,圆满地完成各项任务,他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要求。
“在这最美的十月,我们来到美丽的综合实践基地,和社会现实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开拓视野,自立自强,能有所得,有所突破,收获与平时课堂中不一样的知识。”渌口区三中学生代表发言。
仪式感爆棚的开营仪式:升旗,领导讲话,学生代表讲话,授旗。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望着冉冉升起的国旗,高歌一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拉开了整个实践活动的序幕。
让教育自然发生的多彩课堂
基地精心为学生的综合实践设计了丰富的课程,供学校和学生自主选择,让学生在实践中主动体验、动手动脑,逐步完成书本知识和实践认识的融合贯通。本期,基地为三中的学生提供了野炊,空中走廊,木桥承重等30门精彩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规范、有序的内务整理
内务整理是学生综合实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学们通过摆放寝具,套叠被子,打扫卫生等活动,逐渐体会到家长的辛劳,家庭责任感与日俱增,良好习惯逐渐养成。
彰显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中小学必须开展的教育活动。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让学生体悟到劳动最美,劳动最光荣。基地给每个班安排一个校园卫生责任区,每天下午第七节课学生在教官的带领下开展劳动教育一个小时,捡垃圾,拔野草,扫落叶,清杂物。
师生感悟,继续前行的动力
三天的实践活动,学会了独立自主、团结协作,懂得了努力、尽力、全力以赴的不同,明白了练会、练好、炼精的区别。
在这次实践活动中,同学们遵守基地的规章制度,按照活动计划,互相协作,认真学习了紧急救护、急速传真、沙画等知识,参加了野炊、蛋糕制作等活动,亲身体验了真人CS、气功箭打靶、中空走廊、传统木工等,进行了有轨电车、反冲小车、木桥承重展示等科学探究。同学们创造性地完成了各项实践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学校和家长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离别之时,依依不舍
结营仪式上,同学们观看这三天活动的视频,点点滴滴的呈现,脸上又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即将离开这里的他们,也许他们有太多的不舍和留念。青春的足迹,深刻的记忆,一辈子的珍藏,经久回味。
来源:时刻新闻
作者:晏丰良
编辑:颜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