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老年报︱湖南株洲市人民检察院:“老检叨”有效化解基层矛盾

湖南省株洲市人民检察院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与石子头社区检察院小区党支部开展联点共建,双方共同创立“老检叨”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室,旨在发挥老干部特长优势,引导他们在法律志愿服务、服务企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作用。工作室共有31名成员,均为株洲市检察院的退休干部,平均年龄66岁。

组织联建夯实基层治理基础

市人民检察院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支委兼任小区党支部支委,31名老党员主动担任楼栋长、“银发”邻长,实现党的组织体系与社区治理网格“双覆盖”。吸纳社区网格员、小区“三长”(片长、组长、邻长)、老党员、物业负责人、专业律师加入工作室,构建起“党组织引领、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共同体。建立“1+26+N”联动平台,即1个人民调解委员会(“老检叨”工作室)、26个楼栋联络站、N支单元楼道“为民帮团”(各种社会力量),通过网格化管理搭建多元联动的居民调解平台。

资源联享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依托检察机关法律专业优势,构建多层次资源共享体系:

一是锻造“银青结对”人才链。与青年干警建立“一对一”传帮带机制,通过和青年干警一起参加社区志愿活动、送法进学校入乡村、“老党员清风谈”微党课等活动,累计开展业务传帮带42次。

二是打造检校共建实践场。与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共建大学生实践基地,组织30余名大学生参与模拟法庭、法治宣讲等体验活动,创新未成年人法治教育路径,相关做法获省检察院推介。

三是拓展跨区域辐射网。将治理经验转化为标准化资源包,在天元区香山社区设立“老检叨”分站,形成“总站引领、分站协同”的资源联动格局。

活动联办增强基层治理活力

“老检叨”工作室以专业法律素养服务群众,构建起“调解+普法+服务”的活动联办机制。

一是建立“四步调解”工作法。将每周三定为固定接待日,采取“一听民情、二劝疏导、三调纠纷、四访反馈”的工作流程,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处理邻里纠纷、物业矛盾等问题。每月15日,邀请月塘街道辖区法官、律师、民警等多方主体入驻工作室,协商解决疑难复杂矛盾纠纷,提出具体的化解措施。2024年共召开协商会议5场次,调解大小矛盾66起,调解成功率超95%。

二是打造“银发自治联盟”。整合老党员、“银发”邻长等力量,形成自治服务网络,精准响应居民漏水维修、车位划分等生活诉求。工作室在荷塘区盛康日托中心成立“法律助残服务点”,进一步带动和提升全社会对特殊群体的关注和爱护。

三是拓展服务范围。工作室积极向行业协会延伸,为相关协会及企业做好服务,主动摸排企业潜在矛盾纠纷。对于一些劳动合同纠纷、经济纠纷问题,主动对接司法部门,联合司法所、派出所等专业部门联合调解,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2024年,工作室成员走访企业10家、行业协会4家,帮助解决问题37个,组织开展各类政策法规、法治宣传5场次,现场解答企业、居民问题。

来源:中国老年报

作者:陈伟

编辑:聂千川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头条
  • 时政
  • 社会
  • 民生
  • 部门·株洲
  • 区县(市)
  • 教育
  • 医卫
  • 乡村振兴
  • 财经
  • 房产
  • 红观株洲
  • 图片
  • 视听
  • H5
  • 活动
  • 公示公告
  • 问政株洲
  • 红网论坛
  • 记者文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株洲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