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9月19日讯(通讯员 曹楠)9月18日上午,“古人这样表达思念”湖南省古诗词教学公益研讨活动暨芦淞区校本教研示范校展示活动在何家坳小学举行。
活动现场。
活动在悠扬的吟诵声中拉开序幕。何家坳小学校长欧阳小珠致欢迎辞,学校从2014年开始,积极探索校本教研的发展途径,以问题为中心进行研究,构建同伴互助的学习共同体,师生素养和办学软实力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芦淞区教育局局长邓礼辉发表示,一直以来,我们潜心教研,在市教科院的关心和指导下,以文化为抓手,大力培育中小学校本教研示范校。
《湖南教育》主编赖斯捷博士就此次活动举办表示衷心的感谢,她表示古诗词教学公益研讨是湖南教育多年来紧贴教育、紧贴教师、紧贴教研,开门办刊的又一次行动,是推动湖湘教师教研的整体提升。
罗琴执教古诗教学《明月千里寄相思——中秋诗一组》
本次活动第一节课是何家坳小学罗琴的古诗教学《明月千里寄相思——中秋诗一组》整堂课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可谓环环相扣。诗人将月融于内心,借助“月”的意象,道出了那份思念,也道出了月亮表达悲欢离合的情思是亘古不变的。
第二节课是何家坳小学张敏执教《“古人这样表达思念”——群诗教学》,在交流中,学生感受到诗人的浓烈而绵长的思念之情。借助“落日”“雨”“归雁”等意象,深入群诗教学,让学生明白这样的思念因何而生,又为何而起。古往今来,表达情感的方式是一脉相承的,这就是中国的文化。
展示课后,何家坳小学副校长陶润泉作了题为《天涯有穷处,思念无尽时——“古人这样表达思念”古诗主题探究》的课例解读,精彩的讲座让在座的老师受益匪浅,为今后老师们的古诗词教学指明了方向。
湖南教育编辑熊妹作了题为《思乡诗的文化心理》的讲座,她从“文化传统中的思乡诗”“我眼中的思乡诗”和“教材中的思乡诗”三个方面展开,她指出古诗词教学应以“意境”为核心,抓住诗中特有的意象、事物来体会作者所特有的情感。
《湖南教育》副主编陈敏华对课例进行了深入点评。她指出品读古诗要从文学的角度出发,先赏读再渗入,从文学到文化;古诗词承载着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使命。
活动的最后,株洲市教科院副院长帅晓梅对此次活动作总结发言,她指出古诗教学需达到三级目标——初级目标:读准读通读懂;二级目标:读出诗的意境和韵味;三级目标:文化语境解读诗。语文古诗词教学如何向更深处探寻,向高处提升,需要教师转换角色,成为课程内容的执行者、开发者,对教学内容进行二度的开发、重组、研究,改变传统古诗教学方式,引领学生走进传统文化的大门,达到高效的课堂教学。
中华诗词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如三山五岳,巍峨屹立;如五谷丰熟,养育万方。今天,我们打开了一扇古诗文学习之窗,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探寻古诗新韵,弘扬传统文化。
来源:红网
作者:曹楠
编辑:龙琦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