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8月17日讯(通讯员 李建辉)辛丑夏末,面对全球依然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防严控之下,株洲这座经历了十六个月风平浪静的城市,与凶猛而又狡猾的“德尔塔”病毒不期而遇。随着市委、市政府疫情防控指令下达,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迅速打响,全市各级各部门火速集结,广大人民群众共舟共济、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在株洲市二医院有一群人,他们与病毒“近身”搏斗,是勇往直前的“排雷侦察兵”;他们挑灯夜战、昼夜坚守,实验室是他们阻击疫情的战场;他们日夜与病毒“零距离”接触,在“点滴”间、在千丝万缕中敏锐擒拿病毒;他们虽然同样身披白色“铠甲”,却是行走于刀尖上的默默无名的“幕后英雄”。
这支团结拼搏、迎难而上、敢打硬仗、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队伍就是株洲市二医院检验团队。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随着株洲疫情防控警报的拉响,株洲市二医院这支敢拼敢打的检验团队立即投入了24小时日夜奋战,为全市疫情防控冲锋在前、守卫担当,以赤诚之心护佑百姓安危。截至8月15日,市二医院检验科团队已完成核酸检测逾12万人次(包括医院驻方舱检验团队),为株洲抗疫曙光的早日来临贡献了二医力量。
闻令而动 疫情就是冲锋的号角
7月29日中午,一纸常德协查函将16 个月以来一直风平浪静的株洲推上了风口浪尖。7月29日下午,医院核酸检测实验室报告株洲今年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人,与南京“德尔塔”病毒同源。医院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全员保持战备状态,检验团队立即冲锋在前,全力投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
德尔塔病毒堪称新冠病毒魔鬼中的魔鬼,传播力更强,病毒载量更高,更狡猾、更凶猛。即使没有交谈、没有任何的接触,也可在14秒内完成一个病毒的传播。
一夜之间,“让我到实验室”,这句话成了二医检验团队的求战豪语。面对危险,毫不退缩,勇敢冲上去,这就是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的二医核酸检测团队。
核酸检测实验室是直接接触、检测疑似或确诊患者的第一道防线,成为防控最重要也是最危险阵地。10名参加过核酸检测相关培训并获得PCR上岗证的检验人员面对来势汹涌的疫情病魔,不畏艰险、不怕牺牲,迎难而上,组成医院核酸检测团队,义无反顾地冲在了疫情防控的最前线。
进入8月,疫情陡然紧张,进行核酸筛查的人员猛增。身处病毒最前沿的检验团队党员干部始终身先士卒,冲锋在前。
“我是党员,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关键时刻,我们党员必须冲上去!”
“疫情当前,生命至上,家里小孩已安顿好了,我们夫妻俩一起上吧!”
“疫情当前,我们90后年轻人理应毫不犹豫冲在前,为株洲加油……”
哪儿有危险、有困难,哪儿就有党员冲在前。检验科主任郭美珍身患癌症多年,却从不言下火线,经常工作到凌晨。王诏书、刘一平两位“80后”党员、检验科副主任,战斗一打响,就带着他们的爱人上战场,与他们各自的爱人肖礼梅、李智并肩战斗,一直坚守在新冠实验室。老党员易新亮、80后党员代耀华、刘芳、丁姣、陈少清、他们都像一个个闪亮的螺丝钉,钉在哪儿,就在哪儿发亮,从不言苦、从不言弃。新婚丈夫陈军平,年轻妈妈粟丹容、“90后”大学生廖顺林积极主动请缨,坚决要到最危险的核酸检测前线工作。
夜深人静,当劳累一天的人们沉浸梦乡时,只有核酸检测室的灯火依旧通明,灯光下,映照的是他们专注神情、他们忙碌身影……
面对高强度、高危险的工作,核酸检测团队的队员平时说得最多也最朴实无华的话就是:“我们再坚持一下,尽快做完这一批次核酸,争取让大家能早点拿到检测结果”。
在医院核酸检测实验室,易新亮、代耀华等5位同志每天都要完成2000至3000余标本检测,24小时挑灯夜战、昼夜不停是他们工作的常态。
在芦淞“方舱”核酸检测实验室,王诏书和他的核酸团队经过10天紧张鏖战,完成9万余人次核酸检测任务。他们在“方舱”拼打的10天就是二点一线:从宿舍钻到方舱,再从方舱进入宿舍,日期在他们心中早已模糊。
从株洲报告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例,核酸检测团队队员几乎就没有回过家,实验室的灯光成了株洲这座城市最耀眼的星星。这群与病毒搏斗最近的勇士,24小时日夜坚守,确保每批样本4至5个小时内完成检测并出具报告。全体人员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正面“交锋”,一份份检测报告迅速出炉,为患者赢得救治时间,为疫情防控争取了主动。
再苦再累再艰险,我们都能扛过去
核酸检测直接面对新冠病毒,感染和污染风险极高。每一次核酸检测都是一次病毒历险过程。从病毒灭活、核酸提取、体系配制、上机扩增到最后结果分析,至少用时4至5个小时。核酸检测过程复杂繁琐,充满危险。每一份样品都可能是传染源,核酸提取的震荡、混匀、离心都有可能产生气溶胶,可能使自己被暴露。
“核酸检测人员进入实验室后,需要进行三级个人防护,穿上三层隔离服后,由于密不透气,身体的热量散发不出去,进入实验室十几分钟后,我们很快就会感到闷热。”王诏书介绍。
“最艰难的是不能喝水,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戴着N95口罩、橡胶手套及护目镜,穿着高至膝盖的鞋套、工作一会儿,全身就会大汗淋漓,护目镜上的汗水不断流入眼中、口中。为了便于工作,我们常常连续几个小时不喝水、不进食也不去厕所。一次完整的检验过程需要耗费4、5个小时,检测完毕后,我们还要对实验室及个人进行全部消毒,确保没有任何病毒泄露”。“尽管这么辛苦,风险这么高,但大家一直坚守,没有任何抱怨,我们总是互相鼓励,互相帮助,我们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疫情一定会过去。”王诏书说。
“从7月29日到8月12日的每一个日夜,医院核酸检测团队始终保持10个人的梯队在医院本部和位于芦淞区的“方舱”实验室轮值排班。面对高达1万余次的日均核酸检测量,无数次从实验前消毒、核对样本、检测样本、结果复查、实验后消毒到废弃物处置的标准过程,都是对个人毅力和团队协作的巨大考验”,对此,郭美珍深有感慨。“我非常高兴我们的检验团队与病毒“近身搏斗”,每一个人都展现了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为株洲疫情防控工作奉献着智慧和力量”。
舍小家为大家 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屏障
连日以来,二医检验团队在多个战场多线作战,不仅肩负本部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重任,同时负责驻芦淞“方舱”核酸实验室的核酸检测,医院发热门诊实验室以及门诊住院病人日常诊疗相关检测项目一个也不能落下。
检验科团队22名工作人员中大多是“80”后,上有老下有小,有的夫妻是双双上战场的医务人员,有的父亲生病还等着儿子陪伴做手术,有的小孩还仅仅二岁不到,但为战胜疫情,他们告别亲人,始终坚守岗位,毅然行走在刀尖上,一直与病毒“零”距离搏斗。他们有的工作时间连续24小时以上,时常汗水浸透了全身,经常干了又湿,湿了又干;他们有的带病坚持工作,始终无怨无悔;他们中很多与儿女分别十多天,只能在隔着屏幕透过手机传递思念。
自7月29日以来,检验团队没有一个人休息过一天,他们都忘我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超负荷地通宵达旦工作。核酸实验室、“方舱”、检验中心、发热门诊、门诊检验……到处都是他们忙碌的身影。易丽萍老师明年就要退休了,可她依然冲锋在前;陈先荣老师身体不好,也主动要求来检验科一起战斗;罗媛青、李静、叶佳龙……都是一个人顶着平时3、4个人的岗位拼命地工作,再苦再累再忙,没有一个人提过任何要求。他们总说,我们的郭主任都五十多岁了,身患癌症,还在拼命工作,我们这样做是应该的。
“我们检验团队人人都是无名英雄,特别是很多女同志平时看上去弱不轻风,身材单薄、瘦弱,现在她们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24小时连轴转,就是一个男子也吃不消,可她们个个都硬扛着,从没有一个人叫过苦、没有一个人提出休假。”说起她手下的女汉子,郭美珍主任动情地落下泪。
脱下防护服,走出实验室,他们是为人夫、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子、为人女,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普通人。在这个团队里,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并肩“战疫”。为了战“疫”胜利,二医检验团队人用他们的坚强执着、团结拼搏、乐观向上捍卫我们的共同的家园!
来源:时刻新闻
作者:李建辉
编辑:颜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