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6月24日讯(通讯员 张红银)张美阳,男,汉族,1965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从警23年,先后从事管理教育、巡控、生改岗位。他二十三年如一日,在监所平凡的岗位上,教育和感化了4000多名在押人员,成为让领导放心,让在押人员暖心的“张管教”。先后多次获得市公安局“个人三等功”“个人嘉奖”“优秀公务员”和省公安厅“监管能手”等荣誉,成为株洲监管战线的“标兵”。
坚持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管理是张美阳管理教育在押人员的精神武器。自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张美阳通过株洲市看守所开启的网上会见“绿色通道”,主动联系表现良好又符合法定会见条件的外地罪犯孙某某家属,让孙某某通过网络视频会见通道终于见到了“阔别”已久的母亲。张美阳虽然听不懂他们会见时的方言对话,但从视频里母亲的哭泣和孙某某在镜头前激动兴奋的表情中感受到了他对家人的离别之苦和思念之情。
在看守所“级别”最高的在押人员,非死刑犯莫属,管理的难点不言而喻,而张美阳敢于挑战,勇于攻坚克难,坚持“以文化人、以情感人”的监管理念,找准死刑犯的教育点,让其在看守所平安渡过整个诉讼阶段。
李某新,被关押至张美阳监室时,与其谈话一声不吭,嘴里只有两个字:“我死。”性格内向孤僻,从不与人交流,心态极其扭曲,自杀念头强烈。关押两年多来,李某新没有家人朋友送过衣物,判决后也没有人来探视,没有一丝温暖。张美阳既当管教又当亲人,不但通过工作成功制止其多次自杀自残行为,还安排心理疏导,并自掏腰包为他买衣物和生活必需品,最终使其心头的坚冰融化。执行那天,李某新曾三次向张管教鞠躬表示感谢,“张管教就是我阴暗心里的一束阳光。”
死刑犯刘某高,入所时思想情绪波动非常大,以绝食、自残对抗管理。张美阳找其谈心,了解其绝食、自残的原因后,一方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方面做其妻女的工作,为他送衣送被和家信。通过一个多月多管齐下的工作,张某完全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不仅带头遵守监规、服从管教,还主动维护监室秩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执行死刑的李某,临刑前写下感谢信,虽是只言片语,却发自肺腑。
二十三年来,张美阳管理过的在押人员多达4000余人次,这样“高级别”的在押人员就有28人。在外人看来,看守所管教这个职业舒适而安逸,只要把门锁牢、把人看好就行,而局内人都知道,这是个饱含艰辛和枯燥的职业。在公安各警种中,看守所监管工作又是最平凡最不易出成绩的岗位,但在张美阳眼中,他从事的是教育人、改造人的工作,是一名“园丁卫士”,是最有意义的工作。
二十三年,是春华秋实的二十三年,从青年到中年,张美阳在平凡的岗位上展现了监管警察的风采,用信念和热血谱写了人生无悔的华章。
来源:红网
作者:张红银
编辑:龙琦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