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5月12日讯(通讯员 肖竞 田婧杨 舒琳)“我,一个搪瓷杯,他们都叫我‘胜利杯’,你看我身上写着‘自卫还击 保卫边疆 胜利纪念’十二个大字,是1979年3月中央慰问团赠送给主人的,我可亲眼见证了年近70的主人上战场的威风时刻呢!大家快随我一起去目睹主人的风采吧!”
1979年1月,时任武汉军区总司令的杨得志临危受命,到北京接受前往昆明指挥对越自卫还击战的作战任务,军委的秘密会议开了3个小时,主要研究对越自卫还击作战问题,在会议上杨得志明确表示,自己保证完成中央的任务。
杨得志故居管理所副所长 杨春明:“杨得志将军当时已近70岁了,并且还患有高血压、胃病等,到昆明要克服高原反应,当时他妻子有点担心他的身体,但杨得志坚持去,说只要党和人民需要,自己就应该上,他把党和人民对他的信任当成一种至高的荣誉。”
从1月7号调到昆明军区到2月17号边境战争打响,给杨得志的时间只有短短40天,他既要了解各个部队情况,还要实地勘察地形,还要回中央军委汇报情况,这对于70高龄的他是个不小的考验。为了研究作战方案、修订作战计划,他连续十几天和参谋人员一起在乡野山林中度过,吃的是压缩饼干,喝的是山泉水。
杨得志故居管理所副所长 杨春明:“有一次杨得志野外勘察的时候,随身带的药品掉了,同志都劝他今天要不就先回去吧,但他就是不同意,还说:一天不吃药没关系。杨得志他们一生南征北战见多了生死,心中只有国家的安危,只有人民的利益,早已经把生死置之度外。”
经过20天的奔波,杨得志看完了云南前线所有的要塞点,并向军委送报了一张非常重要的实时战略地图。据党史记载:“这张军事地图,给军委提供了巨大的参考价值,直接影响到了云南出兵方略方针。”
来源:红网
作者:肖竞 田婧杨 舒琳 杨得志故居管理所
编辑:颜洪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