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4月24日讯(通讯员 谢明睿)谭哲,男,汉族,中共党员,1973年出生,1997年参加公安工作,曾任职于株洲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科信支队等重要岗位,2016年申请调入基层,成为龙头铺派出所一名基层社区片警。
别看谭哲相貌平平,但他身上时刻散发着一股智慧、执着、坚强的气息。接触过他的人都知道,戴副眼镜斯斯文文的他,其实身上有一股拧劲,那是一种不怕困难,不怕艰险,敢啃硬骨头、敢打硬仗的坚韧与执着。正是拼着这股拧劲,谭哲的社区工作如今已是开展的“风生水起”。
爱念叨的“管家”
由于早年一直在技术部门工作,言语不多的谭哲早已经习惯了和科技机器、数据分析打交道。工作内容的转变,对于言语不多经常说话“词穷”的他,和老百姓打交道成了一种实实在在的挑战。
2016年从进入龙头铺派出所成为社区民警后,为尽快进入工作角色,将社区工作推上新台阶,他“硬”着头皮走东家窜西家,主动与社区干部联系,以便尽快熟悉社区基本情况。另一边凭着不怕艰难的拧劲,他时常利用周末和晚上休息时间挨家挨户走访群众,到群众家里发放自制的小名片,和群众拉拉家常,主动向群众“推销”自己。他常常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风里来雨里去,渐渐的,他成了辖区百姓口中常念叨的“谭警官”。
基层工作的几年,他“将心比心”的协调处理邻里琐事、帮扶困难群众,下社区时谁家门窗没关好、车辆没锁他都要念叨念叨,让他们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凭着“管家”心态,他所负责的辖区发案率也明显降低。之前辖区接到群众报警,称有一女子因为家庭矛盾等原因患有抑郁症,把不到4岁的儿子独自丢在了街上,谭哲知道此事后将孩子接到所内,一边当起了临时爸爸,陪孩子玩,照顾孩子起居,一边积极寻找孩子其他家人。在多方找寻联系上孩子爷爷奶奶安全接回孩子后,因为一直挂念这家人情况,事后谭哲又自己买了牛奶、玩具去看望孩子,嘱咐其家人要多关心孩子,大人矛盾不要牵扯无辜的孩子身上。
“热心肠”的谭警官
像这样的为群众做实事的故事还有太多,谭哲做了很多。去年8月末,在云龙示范区生活多年的新疆汉子多里昆到派出所找到了谭哲。由于语言沟通不畅及对政策的不了解等原因,多里昆在给大儿子达尼亚尔·多里昆办理入学手续时遇到了麻烦。听说龙头铺派出所的谭警官是个“热心肠”,多里昆慌忙中找到了他。
谭哲了解了多里昆的情况后,十分重视。他说:“虽然这件事情不是我工作范畴,但孩子上学是大事,而且我知道多里昆一家在示范区生活多年,一直以来也勤劳朴实,遵纪守法。特别近几年,他主动资助过龙头铺贫困学子,在抗洪中为辖区受灾群众奉献过爱心,为敬老院老人捐送米油物,资疫情期间也积极参加社区疫情防控志愿队。如今,孩子上学碰到了困难,我愿意当‘翻译’,陪同多里昆一起帮其联系相关部门,并前往区教育局说明情况。”最终在谭哲的帮助下,孩子顺利走进了校门,多里昆悬着已久的心也终于落了下来,对谭哲的热心帮助是连声道谢,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这就是谭哲,昔日,他是机关业务能手,如今,他用一腔沸腾的热血和一股不怕困难的拧劲,成功地完成了一个技术民警到社区民警的角色转变,未来,他将继续用一颗赤诚的忠心,为民服务,践行初心,为神圣的公安事业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在平凡的岗位上熠熠生辉。
来源:红网
作者:谢明睿
编辑:龙琦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