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株洲市伤科医院:减轻患者紧张 麻醉师暖心沟通

红网时刻4月13日讯(通讯员 尚客君)四月初的株洲小城,乍暖还寒,天元区圆方路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好一派热闹景象。位于此地的株洲市中医伤科医院(株洲市立中医医院)的医务人员也比往年同期忙碌许多,大家的干劲更足了,来自麻醉科的邝红为医生就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一位。

作为麻醉科副主任的邝红为,因为麻醉技术精湛早已在患者和群众中树立了良好口碑,说起两年前由邝医生为自己做麻醉带来的舒适感,来自外省的杨女士至今仍赞不绝口,在来伤科医院做胫骨平台手术之前,她曾在家乡做过两次手术,相对于前两次令其痛苦的麻醉,她称这第三次真可以用“舒服极了”来形容。

患者是最好的打分员、评判员,杨女士只是众多为邝红为麻醉技术打出高分的患者中的一员,小手术、大麻醉,可以说一台完美的手术,成功的麻醉必不可少,麻醉之于手术的重要性,可能还不为很多人所熟知。

麻醉的重要性,自然也体现出麻醉师的重要性,谈及专业,邝红为满脸坦诚,“麻醉重在管理,术中所有的人都要服从我们的管理。麻醉的安全性包含于手术安全,麻醉师除了业务水平要过关,责任心也很重要”。

杨女士至今也还记得,术前麻醉时,邝医生面带微笑,语言亲切温暖,“他的话很贴心、很宽心、很暖心,一下子就不害怕了,感觉他就像一位大哥哥,时刻就要保护你”。

正如她所感受的那样,“医疗是一个人与人互动的关怀过程”早已沁入邝红为的灵魂深处,医疗必须是建立在对人性的尊重和对生命的热爱上。作为科室负责人,邝红为就经常和同事们说:“我们要懂得一点儿心理学,要善于用恰当的语气辅助恰当的言语最大限度地帮助患者减轻紧张、害怕等焦虑情绪。”

在前段时间参加的一场篮球友谊赛中,邝红为肩袖拉伤致冈上肌断裂,自己成为了一名患者,躺在手术台上,他切身体会到了患者在手术临近时的心情。术后五天他便戴着护具重回工作岗位。

事实上肩袖损伤康复是相当缓慢的,护具就需要戴6-8周,半年才能恢复正常活动。那么,他何以如此急切赶去上班呢?

“科室人手本来就有些吃紧,我一走他们就更辛苦了,我不想给他们增添负担。”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邝红为扶了扶护具微笑着说。

带伤上阵,凭着精湛的麻醉技术,加之更能体会患者当时的感受,他将工作开展得更好了。

麻醉科只是医院众多忙碌着的科室的一个缩影,2020年9月,院党委书记龙永其,院长吴慧敏等新一届院领导班子履新,提出“二次创业”的口号,好似注入一剂“强心针”,伤科医院重新焕发出青春的活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仅半年多的时间,伤科医院便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从信息科了解到,今年一季度较去年同期,门诊增幅160.54%,住院增幅139.25%。

业务量的显著增加,医务人员自然要比之前忙碌一些,加班加点也是常有之事,令人振奋的是,大家累是累了点,但却更加充实、更加团结了,干事创业的劲头也更足了。

30年河东,30年河西,62年岁月轮换,恰逢“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时,株洲市中医伤科医院又重新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从骨伤诊所的发轫,到联合医院的创建,再到三甲骨伤专科医院的评定,其间关山重重,道阻且长,既有在发展岔路口的屡仆屡起,也有穿越“历史三峡”的风高浪急,而追寻湖湘“骨伤”品牌的步伐,却始终不敢停歇,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始终在心,不曾懈怠,时时警醒。

来源:红网

作者:尚客君

编辑:颜洪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z.rednet.cn/content/2021/04/13/9180331.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时政
  • 社会
  • 民生
  • 部门·株洲
  • 区县(市)
  • 教育
  • 医卫
  • 乡村振兴
  • 财经
  • 房产
  • 红观株洲
  • 图片
  • 视听
  • H5
  • 活动
  • 公示公告
  • 问政株洲
  • 红网论坛
  • 记者文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株洲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