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至23日,渌口区三级干部大会、政协株洲市渌口区第一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和株洲市渌口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相继召开。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将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主动融入“一谷三区”建设,紧扣“加快赶超、走在前列”的工作主题,全面融城、全面发展,打造现代产业集聚区、生态宜居幸福区,全面建设现代化新渌口,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渌口区融媒体中心特开设《迈好第一步 见到新气象》栏目,围绕“十四五”发展规划,采访相关部门负责人,并从会议内容中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焦点着手,推出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报道。
个人之美,在于内心,城市之美,在于内涵。渌口这座城市,因卫生和文明的双双提升而神更丰、形更美。2020年,渌口区以文明城市提升和国卫提升工作为总抓手,为城市之美注入了新的“源头活水”,街道整洁了,小巷干净了,交通畅通了,环境优美了,城市功能愈加完善,到处洋溢着扑面而来的文明新风。
每月逢4逢9是渌口镇晓岭村的赶集日,以前因随意摆摊而拥堵不堪的渌芷线王竹段现在焕然一新,马路上畅通无阻,前来赶集的村民们都齐刷刷奔向新建的农贸市场。
新建的晓岭农贸市场耗资80万元,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共有200余个摊位,规划了肉类区、蔬菜区、瓜果区、副食区、日杂区等,还搭建了遮风挡雨的钢架棚,商户、摊贩、村民可以在市场指定位置依法合规经营销售。
集市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上百名商贩聚集在这里,按照划定的范围,货物摆放整齐有序,没有杂乱的汽车鸣笛声,只有吆喝叫卖和询价的声音。
市民李高明:“以前马路上人和车子挤在一起,很不安全。现在感觉舒服多了,地方大、环境优、管理也好。”
渌口镇政府副镇长肖湘:“王竹集市建成之后,辐射周边七八个村,受益的百姓有上万人,对他们生活起居,物资交换购买都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
2020年,渌口区开展国卫提升工作以来,全区共整顿马路市场43处,其中取缔10处,搬迁入市30处,选址新建3处。此外,全面开展农贸市场整治,在全市首创禽畜集中屠宰(存放),实现活禽宰销分离。新建1处2800余平方米的疏导区,引导流商、零担摊贩等进入疏导区经营。
夏日,渌口镇中央时代广场的十字路口出现了一道靓丽可爱的风景线,30多名带着红袖章的学生当起交通文明劝导员。在向交警学习了标准交通手势和文明劝导用语之后,小劝导员们分成两组来到红绿灯路口开展劝导。通过手势、言语劝导等方式,小劝导员们勇敢地对行人不走人行道、不走斑马线横穿马路、不按信号灯指示行走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劝阻和引导。
学生邓钰潇:“红灯停,绿灯行,如果有人闯红灯我们就要提醒他们这样做很危险,绿灯才可以过马路,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
学生 家长:“这个活动让孩子有不一样的体验,他们能实践参与,并且对交通规则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2020年,渌口区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标准和要求,开展老旧小区、卫生环境、违规搭建、交通秩序、殡葬陋习等“十二大专项整治行动”。进行入户宣传、卫生清扫、氛围营造、文明交通劝导、文明培育等系列志愿服务500余场;基本实现城区小餐饮门店油烟净化设施安装全覆盖;完成9个棚改任务共计953户,改造面积8.56万平方米;安装生活垃圾分类亭25个,亭内放置四色垃圾分类果皮桶100个。
如今的渌口区生态质量领跑、生活环境改善,环境景色宜人、道路平整畅通,文明之花处处绽放……
今年,渌口区将继续大力开展卫生文明双提升工作,通过“烟头换鸡蛋”“小手拉大手”等活动,引导每一位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到城市建设中来。开展“路长制”管理模式,将城区道路划分成28个路段,每个路段设置1名专人进行管。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星级文明户”系列评选活动,以典型树新风。组织“村规民约”展示评选活动,以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为重点,涵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探索“中心制单、群众点单、志愿接单、多元买单、社会评单”的志愿服务工作模式,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培育奉献服务之风。组织开展“帮困扶弱”“邻里守望”“移风易俗”“文明交通”等各类志愿服务,推动全区精神文明建设蓬勃发展。
文明卫生的种子将在渌湘大地继续播撒,浸润于每一位市民的日常行为中,镌刻在渌口城市精神的最深处,让这座“文明卫生之城”绚丽多彩。
来源:掌上渌口
作者:田婧杨
编辑:龙琦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