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株洲答卷丨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20%以上 投入占GDP比重稳居全省第一

51bb8c0aa6e8941179f66063bfea93b.jpg

新闻发布会现场。

红网时刻株洲11月18日讯(记者 曹缇)11月18日,株洲市“决胜高质量全面小康,巩固决战脱贫攻坚”系列发布会之株洲市“十三五”期间科技创新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过去的五年,株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打破国际垄断、填补国内空白、创造世界第一,取得一项又一项世界瞩目的科技成果,成功跻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市”。

着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加速涌现

从2017年开始,株洲连续三年实施百项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大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着力支撑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治理能力。

累计对接成果转化项目432项,先后与清华、中科院、哈工大、中南大学等国内著名院校以及全国各地100多家企业、园区开展对接合作。“十三五”以来,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13项(国家二等奖13项)、省科技奖励79项(其中省一等奖9项)。全市技术合同登记额年均增长25%,2020年预计完成150亿元。2016年以来,成功争取并实施国省科技计划项目558项,其中承担02、04、两机等国家重大专项7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57项。

围绕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攻关和产品创新。先后建成了世界第二条、国内首条8英寸大功率半导体(IGBT)生产线,全球首条智能轨道示范线,全国首列商用磁浮2.0版列车,自主研发的5G转储系统成功应用,3万吨重载电力机车、600公里高速磁浮直线电机、时速400公里永磁牵引电机、民用涡轴涡桨发动机、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碳陶新材料、生物医药多肽库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在株洲面世。“复兴号”高铁、“中车时代”新能源客车、AG600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港珠澳大桥等闪耀着株洲元素,株洲创新影响力不断扩大。

逐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生态进一步优化

株洲市委市政府制定实施“创新10条”“双创8条”“人才30条”“自创区建设发展规划”“加大研发投入三年行动计划”“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为创新发展提供政策保障、资金保障和运行保障。

以“国家创新型城市”创建为工作主线,大力实施产业集聚、技术提升、知识产权、园区升级等十大创新工程,率先在全省推行“科技创新券”制度、大型仪器设备共享补贴、众创空间运营补贴、创新创业导师补贴等扶持政策。

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引导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中国动力谷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科技银行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开通全省第一家市州股权交易分所。持续推进市级科技计划改革,彻底改革市计划“撒胡椒面”方式,将10类市科技计划整合为4类,改革以往“重研发,轻转化”模式;积极开展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将重心转向国家、省科学技术奖励申报。

同时,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提升了管理和办事效率。“十三五”期间,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上升至65%,株洲市综合科技创新能力稳居全省第二位。

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助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株洲国家高新区成为株洲市创新发展的“领头雁”,株洲高新区从最初全国55个单位中排第50名,到2019年全国169家单位中升至第27位,株洲高新区在全国高新区的排名不断前移,成为创新要素最密集、发展最活跃的区域。

2019年,株洲高新区营业收入、技工贸收入双双突破2400亿元,园区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5.4%。2019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快速增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2477.7亿元,增加值达到810.6亿元,同比增长18.1%,在全省同类地区排名第一,较2015年的525.9亿元增长了近300亿元。2019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550家,较2015年179家增加371家;今年有望突破700家。

2019年全市专利申请量9731件,比2015年累计申请总量6034件增长了61.3%;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3920件是2015年1873件的2倍多。目前,全市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已由2015年6.16件增长至16件,超过全省均值99%,排名全省第二。

今年10月,株洲市纳入省“五个100”的12个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完成投资35.55亿元,完成研发投入14.54亿元,提前完成年度任务目标,综合完成情况排名全省第一。

不断加快高端创新要素集聚,构筑了自主创新发展新高地

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利用、开放共享,促进科技资源有机整合、高效集聚和科学配置。2015年以来,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20%以上,2019年全市研发经费投入总量达到87.44亿元,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从2015年1.91%提升到2.91%,稳居全省第一;地方财政科技投入达到25.94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提升到5.2%,年均增幅超过50%。

实施“院士培养”“顶尖人才引进”“领军人才聚集”等层次分明、支撑有力的人才引进培养体系。汇聚了以院士为首的国家级高端人才433名,柔性引进了高层次人才4000多名,全市研发人员超过33000人。

支持引导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检验检测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500家,其中国家级43家,省级228家;启动大中型企业的3541台/套(原值达15亿元)大型科研设备开放共享;建成“轨道交通国家创新中心”“功率半导体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与中国科技开发院共建“株洲创新孵化基地”,成立了7个省级以上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21家;搭建“株洲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和“潇湘要素市场株洲分市场”,引入30多家专业服务机构开展“线上线下”科技服务。

持续以科技创新促进民生改善,推动社会事业迈上新台阶

近五年来,全市共派驻科技特派员1200余人,总数居省内第一;先后建成国家级“星创天地”4家,省级“星创天地”14家,为农业农村创新创业注入了新的活力。2018年8月,茶陵县、炎陵县成功脱贫摘帽,全市实现整体脱贫、同步全面小康,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连续五年举办株洲市创新创业大赛,将其打造成集创意孵化、创业辅导、融资路演的专业创新创业平台,共服务参赛项目1000余个,其中近20个项目获得国家奖项,近百个项目获得省级奖项。2019年,共216个项目报名参赛,6个项目晋级湖南省总决赛,3个项目晋级全国总决赛,1个项目进入全国十强,创历史最佳成绩。2020年第五届大赛吸引243个项目报名参赛,再次掀起创新高潮。株洲市科技局连续五次荣获湖南省大赛优秀组织奖。

株洲市科技活动周自2001年开始举办以来,已连续举办了20届,针对重大民生问题,广泛开展科普进农村、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等群众性科普活动,2019年株洲市科技局获全国科技活动周先进单位。目前,全市已建成省级科普基地10家,并统筹科研基地、科技服务平台,构建形成了普惠、开放、共享的现代科普体系。

来源:红网

作者:曹 缇

编辑:曹缇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z.rednet.cn/content/2020/11/18/8592807.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时政
  • 社会
  • 民生
  • 部门·株洲
  • 区县(市)
  • 教育
  • 医卫
  • 乡村振兴
  • 财经
  • 房产
  • 红观株洲
  • 图片
  • 视听
  • H5
  • 活动
  • 公示公告
  • 问政株洲
  • 红网论坛
  • 记者文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株洲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