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生活的常态是无常,也许上一秒风光得意,下一秒就会跌入谷底。面对无常,有的人心生无力,索性自暴自弃,一蹶不振;而有的人却乐观豁达,纵然身处无常大浪里跌宕翻滚,却始终不忧不惧,勇敢前行。
渌口镇漂沙井村的一个小山坳里,贫困户张义胜正在砍竹子,随着竹子轰然倒地,鸡群迅速围拢过来,争相抢着竹叶吃。
张义胜:“我的鸡一般吃竹叶、玉米、稻谷和红薯藤,你看我刚放地上的都被吃得干干净净。”
41岁的张义胜早年在北京做家电维修,经过多年打拼,日子过得不错。可天有不测风云,2017年初,他被查出患有“尿毒症”,突如其来的疾病打乱了他原本想在北京安家的计划,光是住院治疗就差不多花光了积蓄。
迫不得已,张义胜在2017年底回到了老家的大山里,妻子和他离了婚,家里有中风的父亲、患有白内障的母亲,还有个12岁的儿子在读书,一家人生活都指望着张义胜。艰辛的年岁里,他既要频繁去医院化疗,又要照顾一家老小,奔波劳累,口袋空空。
张义胜:“我认为我心态比较好,再困难的时候我都觉得没啥事。”
面对困境,张义胜并没有就此沉沦,而是选择坦然接受。看着家门口荒废多年的山地,他萌生了搞养殖办家庭农场的想法。
张义胜:“我如果不创业就死得更快,创业我还有生的机会,所以我选择了养殖。”
置之死地而后生。2018年,身体逐渐好转的张义胜向身边亲朋好友东拼西凑,推平了自家的老房子,搭起了鸡舍,在山脚下开辟了一片场地养殖山地鸡,一切都是原生态,鸡群们散养在各处山林,吃的是竹叶、山草、虫子和稻谷,喝的是山泉水,就连给鸡盛水的容器都是就地取材,用竹筒自制。2019年,第一批鸡出栏,他赚了五万元。
张义胜:“头批鸡就是农户到我家来买,吃得多的一户吃四五十个。”
尝到了养鸡带来的甜头,不甘寂寞的张义胜瞄上了家后面的水库,想着养鸭养鱼,但跟随而来的资金短缺问题也成了心病。爱面子的他不愿再向亲朋好友借钱,踌躇时刻,株洲珠江农商银行送来了及时雨,3天时间,张义胜就拿到了3万元免息小额信贷。
张义胜:“我前期借了十几万投入进去,后面借钱又借不到,正好从村上得知有个小额信贷,就去申请了,办手续很快,第三天就下款了,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
株洲珠江农商银行三农普惠金融中心客户经理 唐卫国:“他虽然是贫困户,但是他的精神不贫困,致富的欲望很强烈,根据我们现场调查,发现他的场地适合养殖,所以我们对他进行了扶贫贷款的发放。”
拿着3万元贷款,张义胜买鸭苗和鱼苗,风风火火干起来了养殖事业,第二年,他就全额还了贷款。今年,他又继续获得株洲珠江农商银行的5万元小额信贷,养殖规模扩大到1000只鸡、1500只鸭、上千尾鱼,并注册了一家名叫“丰收”的家庭农场,明年他还计划要养牛和养猪。
张义胜:“人在什么阶段,都要手心向上,不要手心向下,手心向下是问别人要,手心向上是我自己去赚。”
日子有了奔头,干活更有劲头,现在,张义胜每天天亮就起来喂鸡、捡蛋、喂鸭、喂鱼,……一天到晚忙个不停。由于受病情影响不能小便,有时候张义胜的双腿会肿胀,像灌铅一样,他也只是休息片刻又忙碌起来。
张义胜:“积极向上,别天天想着自己有病,我想着我没病,该干什么干什么。”
一个对待生活积极,乐观的人,就像闪闪发亮的太阳,照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会灿烂。如今,张义胜的农场绿树成荫、成群的鸡鸭鹅在树林中、水塘里觅食,一派田园风光扑面而来,还有几只小羊羔正在嗷嗷待哺,张义胜看到了新生,也看到了更大的希望。
张义胜:“我赚钱是想换肾,让自己的生活更好,让孩子的生活更好,让父母亲也老年好一些,我尽自己的能力,希望一家人都好。”
来源:红网
作者:田婧杨 郭璋
编辑:颜洪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