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攸县:“小车间”推动“大扶贫”

红网时刻株洲9月3日讯(通讯员 王李曾)“扶贫车间”是建设在贫困地区的生产车间,为的是吸纳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实现脱贫致富。目前,攸县共认定就业扶贫车间10家,吸纳贫困劳动力100余人,但这远远不能满足大量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需求。为进一步推动企业“点对点”接收贫困劳动力,9月1日,副县长陈代陆带队走进攸县17个乡镇,向企业负责人 “面对面”宣传就业扶贫车间奖补政策,推进扶贫车间建设。

在石羊塘镇八合冲蓬飞食品有限公司,陈代陆详细了解企业运营、招工等情况。据悉,该公司创办于2019年,是一家专业从事豆制品研发、生产、销售的大型现代化食品企业,主要生产豆腐、豆腐干、豆腐皮等产品。目前该公司有20余名员工,随着厂房不断扩大,后期用工需求也会逐步增加。陈代陆勉励企业继续做强做大,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同时,要求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优先招用符合条件的贫困劳动力就业。随后,陈代陆还向该公司负责人详细讲解了就业扶贫车间奖补政策。

据了解,为进一步促进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实现灵活就业,推动就业扶贫车间建设,攸县对吸纳10名以下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并开展以工代训的就业扶贫车间,每月每车间给予2000元培训补贴;吸纳10至30名贫困劳动力的扶贫车间,每月每车间给予3000元培训补贴;吸纳30名以上贫困劳动力的扶贫车间,每月每车间给予4000元培训补贴。值得注意的是,享受培训补贴时间最长不超过6个月。

当前,攸县已有30余家企业意向申报“扶贫车间”。下一步,攸县将继续通过引进、扶持等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推广发展“扶贫车间”,力争至2020年底建成100家“就业扶贫车间”,开发各类扶贫就业岗位500余个。

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贫困户好开心

农村地区的贫困人口大多是难以外出务工的弱势群体,扶贫车间的建立可以实现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工作,不仅帮助贫困群众解决了就业难、脱贫难的问题,也实现了“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

在攸县莲塘坳镇盘联村,一栋3层居民楼是当地的扶贫车间。工人们在这里将一个个零部件组装成各种类型的电子产品,发往全国各地。

攸县志诚电子加工厂总经理张龙强:“我们这边主要是做电子电器,主要是向长虹、TCL、麦克维尔等企业提供产品。”

张龙强的电子加工厂是一家高频变压器、滤波器生产厂家。从2012年创办至今,已有上百位当地及周边群众在这里实现了就业,其中还有一部分是贫困户。

村民刘曼娇:“我老公得癌症去年过世了,我自己的身体也不是特别好,现在在这里工作很开心,一挣了钱,二就是人一多能讲讲话,然后又能带小孩儿。 ”

以前,尽管家里贫困,但是刘曼娇从未想过外出打工。如今,她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每个月可以挣2000多块钱的工资,让她的内心格外踏实。而在这个车间,像刘曼娇这样的受益群众还有30多人,他们每天到这里“打卡”上班,既照顾了家庭,也获得了收入,工作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攸县志诚电子加工厂总经理张龙强:“在我们这里工作的工人对工作都很敬业,很努力,我们因为都是计件多劳多得,他们很愿意在这里多干点活儿。”

在张龙强的电子加工厂,工人们做事认真,积极主动,这让他很省心。而谈及当时在家里创办工厂的决定,他更是一脸骄傲。

攸县志诚电子加工厂总经理张龙强:“我之前是在广东打工,在外面结识了一些朋友,就合伙在外面开了一家电子厂,做了几年。之后我想到家里有一些留守妇女就只是在家里带小孩,没有具体的工作,没有正常的收入,我就想把厂子搬到家里来,解决一些剩余的劳动力。”

目前,张龙强的电子加工厂在攸县已有2家。下一步,他将进一步加大扶贫车间建设力度,让更多群众靠勤劳双手走上致富幸福路。(张东方)

来源:红网

作者:王李曾

编辑:苏莉雅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z.rednet.cn/content/2020/09/03/8272838.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时政
  • 社会
  • 民生
  • 部门·株洲
  • 区县(市)
  • 教育
  • 医卫
  • 乡村振兴
  • 财经
  • 房产
  • 红观株洲
  • 图片
  • 视听
  • H5
  • 活动
  • 公示公告
  • 问政株洲
  • 红网论坛
  • 记者文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株洲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