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株洲7月17日讯(通讯员 刘江妮)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一幢红色苏式小楼里,近10年来人们总看到有一扇窗口的灯常常亮得最早,熄得最晚,窗口里人或伏案疾书或凝眉沉思:学校党政办秘书科科长兼职机关第二党支部组织委员刘硕。10年来,他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任劳任怨、精心筹谋,深耕着这“一亩三分地”,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他是学校国家“双高计划”、省首批“卓越院校”建设院校、湖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院校、湖南省文明标兵单位、湖南省党建工作先进高校等省部级重大项目申报任务的主要撰稿人,同时在理论研究,教书育人等方面成就突出,他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形象,得到了领导赞誉、师生认可,其本人先后荣获学校“优秀共产党员”“身边的榜样”“双文明先进个人”“优秀党务工作者”“党务工作示范岗”“优秀班主任”以及湖南省“普通高校党务工作示范岗”等荣誉。
信念坚定,勤奋学习、永葆忠诚之心
2010年11月,研究生还没毕业的他就被湖南铁道职院揽到了“麾下”,让他从湖南师大一名莘莘学子成为了学校党政办党务秘书实习生。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用他现在的话来说真是“拔剑四顾心茫然”。但他也深知,作为一名党员,绝没有后退的理由,唯有迎难而上,潜心学习,方能不负组织的信任。于是,他结合工作实际,以一名职业党建工作者的态度,开始了对党的方针、政策、理论的系统性学习,把掌握院校动态、公文写作、会议组织等列为业务专项进行补课。这其中,他坚持在学中思、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光学习笔记就记了八大本上百万字,使自己很快转换了角色,较好地适应了工作需要,短时间里由一名新兵成为了学校的“笔杆子”,并获得了学校“最佳党员学习明星”的称号。
党的十八大以来,该同志更是进一步加强了对党的理论、十八大、十九大精神的学习和理解,紧扣党建工作实际,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捂原理,并将心得体会指导工作实践,使自己成了学校小有名气的“党建达人”,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应知应会考试中得满分。主持校级党建课题2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高职校思政工作实效研究》立项市级课题,论文《工匠精神引领下的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管理机制探析》荣获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论文二等奖。
履职尽责,忘我工作,永葆奋斗之心
工作伊始,该同志就被同事称为“工作狂”,年均累计加班1800小时,累计75天。确实,就秘书工作而言,搞调研、查文献,爬格子是常事;“5+2”、“白+黑”,每天工作十几小时是常态;工作任务不可预测、临时事项说来就来是常情,从年头到年尾,弦得紧紧地绷着难得松弛。但即便如此,他总是毫无怨言,不讲困难,乐呵呵地接过任务进入角色,以致很多夜晚,当别人已经酣然入梦时,他却还在灯下赶材料,他说夜里安静,是工作的“黄金时期”。很多假日,当别人尽情玩乐的时候,他却在办公室伏案,说有了充裕的“爬格子”时间。成家有了小孩后,为了尽量不造成父爱的缺失,晚上都是哄小孩睡着后,再继续他的工作,直到凌晨两三点。这就是刘硕,他说工作着是美丽的,所以他豁达乐观,无论任务多紧多重,他总是能够在工作中体会到一种乐趣,释放出满满地前行的动力。
令人难忘的是在申报国家“双高计划”期间,该同志负责“提升学校治理水平”子项目和整个项目的统稿工作,这是一项时间紧、任务重、事关学校未来发展的关键工程。于是,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里,他连续加班熬夜,即使突发腰椎间盘突出,走不了路,仍然带病坚持工作,直到按质按量完成手中的工作。国家“双高计划”申报工作刚刚结束,又接到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院校申报任务,又是连续加班熬夜一个礼拜。由于一直在高强度工作和压力下,饮食和作息时间完全紊乱,体重一下减了十几斤。好在天道酬勤,汗水没有白流。学校成功入围国家“双高计划”、湖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院校,刘硕同志也因为在项目申报过程中的突出贡献,得到了学校的嘉奖。
数据也可以佐证,10年时间里,他起草撰写各类文件、报告、特色汇报材料和文章等1225份1500余万字,并得到了领导和社会的肯定。
立德树人,润物无声,永葆仁爱之心
刘硕同志出生在一个教育世家,爷爷、爸爸、伯父都是教师。正是师德熏陶的缘故吧,他也像父辈们一样,真诚地用“大真无华、大爱无求”的责任和担当,展示至善至美的师者初心。他先后担任检测121班、通信163班、信号193班班主任,该同志始终把“爱”根植于带过的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学生,让师爱尽情挥洒,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学生常常亲切地称他为“硕哥”。通宵守护精神失常学生,给予家庭贫困学生帮助和信心;一把抓住因醉酒情绪失控险些坠楼的学生;得知毕业多年的学生家中遭遇重大变故,他第一时间捐款600元,牵手这位同学度过情绪低落的人生低谷期......他用真诚平等的姿态和学生交流,赢得了学生的信任与爱戴。所带班级操行分评比每次都排在前列,其本人也被评为“优秀班主任”。
按照“四有”好教师标准,他在倾力本职工作的同时,主动承担《职业素养》《应用文写作》《社会心理学》《创新创业教育》等8门人文课程的教学任务。因为经常熬夜,平时吃饭也不规律,患有严重胃病,一次上课期间,突然胃痉挛,浑身冒虚汗,为了不影响上课,坚持到下课才去医务室。同时,他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共同开发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通用职业素养》,探索“素质教育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的规律,注重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学生评教年均95分以上,他用自己的才情和深厚的学识在学生心中树起了作为一名教师的人格魅力。
该同志还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和理论研究,探索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知识、新动向,主持及参与省级科研课题10项,主持及参与市级科研课题6项,发表了论文42篇,独(合)著出版专著3部;荣获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参与)。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安全成了他最大的牵挂,他每天多次通过QQ、微信转发防疫知识,了解和上报班级学生的动态信息,叮嘱同学们做好自我防护。
刘硕同志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由于他把一件件看似平凡的事情做到了极致,通过汗水和劳作彰显了一名优秀教育工作者的本色。
来源:红网
作者:刘江妮
编辑:聂千川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