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株洲6月9日讯(通讯员 王娜 潘亚卓 苏波)这个夏天,6岁的小叶子(化名)交到了一位好朋友,这让孩子的妈妈谭西(化名)舒了口气。患有孤独症的小叶子,一直以来都让谭西担忧,但通过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孩子在康复机构——同心圆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中心,渐渐好转起来。
多年来,天元区认真落实株洲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对有康复需求和适应指征的听力、言语、肢体、智力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在机构接受康复训练外,还试行对纳入低保的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参训家庭生活补贴标准提高50%,是株洲市唯一实施该政策的县市区。
应训尽训惠及每一位需要救治的残疾儿童
2016年,小叶子两岁,被诊断患有孤独症。“叫他没有反应,一直喜欢一个人躲在房里玩。”说起当时的情景,谭西记忆犹新。
谭西带着小叶子去了湖南省儿童医院康复科,也曾去了北京和天津求医,可来回奔波让小叶子无法适应。
“2016年下半年,我听朋友说株洲有家康复机构做得很好。”谭西所说的这家机构,便是同心圆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中心。作为株洲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康复机构,在这里,小叶子接受了语言、认知、行为的训练。“周一到周五,每天上半天课,很专业,也很系统。”
通过四年的学习,小叶子每个阶段都有进步。谭西说,孩子如今不仅能正常的融入幼儿园中,语言方面也有了进步,比之前更爱表达,也愿意和他人沟通。“再过一年,等孩子情况更好一些,我打算让他上小学,和其他孩子一样学习和生活。”
在天元区,像小叶子一样接受康复训练的孩子还有许多。该区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纳入株洲市“民生100”工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后,采取“应训尽训”的原则,做好专业人员和基本设备设施的配置,采取机构集中评估、训练和家庭训练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对救助对象进行系统训练,定期评估总结,提高训练效果,以惠及每一位残疾儿童。去年,天元区该项目完成0-6岁残疾儿童听力康复训练4人;肢体、智力康复训练39人;孤独症康复37人,实现了应训尽训。
提高50%的救助标准,成为株洲市唯一实施该政策的县市区
6月1日,“2020年湖南省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和株洲市‘民生100’工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开班仪式”暨国际六一儿童节主题联欢活动,在株洲市康复医院举行。这也是该项目首次纳入株洲市“民生100”工程。
当天上午,在株洲市康复医院进行康复训练的孩子们,表演了一场精彩的演出。家长刘女士说,因早期检查发现孩子存在发育迟缓、语言障碍,2018年开始带孩子进行康复训练。“孩子1岁半时来做的康复,那时她不会说话,走路也不行。做了运动、语言、针灸、电疗几个项目后,现在走路好很多了。虽然不能跟正常小孩子比,我已经很满足了。”
株洲市康复医院院长陈健介绍,近年来,该院残疾人康复中心在中医传统康复基础上,融合现代康复技术,创造性地为肢体、智力儿童施以“医教结合”的康复模式,残疾儿童康复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效。“目前已有7000余人次的残疾儿童接受国家免费治疗,康复有效率达到98%,有近1000名儿童入普入幼,能像正常孩子一样进入课堂、接受教育。”
据了解,目前该院共有200余名肢体和智力残疾儿童在接受康复训练。
天元区残联负责人介绍,根据《2020年株洲市实施省重点民生实事工程和市“民生100”工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方案》,今年天元区为0-6岁有康复需求和适应指征的听力、言语、肢体、智力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提供不低于6个月的机构康复训练服务,并在株洲市每人每月不低于1500元的儿童抢救性康复参训家庭生活补贴标准的前提下,还提高50%的救助标准,成为株洲市唯一实施该政策的县市区。
残疾儿童康复对象,要求具有株洲市户籍或有效居住证,并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或残疾评定指定医院、三级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书;残疾儿童监护人有康复意愿,预期合理;有康复服务适应指征。天元区将根据申报情况,优先救助0-6岁的残疾儿童。有需求的家庭,可以向天元区残联申报。
来源:红网
作者:王娜 潘亚卓 苏波
编辑:龙琦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