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荣耀50载①|八中:特殊时期不忘课堂 “民间重点学校”萌芽

编者按:1969年始,株洲市第八中学走过了50年光辉历程。期间,有艰辛,也有坚持;有磨砺,也有成果;有方向,更有未来。浸染着几代人奋斗不息的心血,展示着几代人追求卓越的激情。我们将从创办、发展、改革、创新、腾飞5个阶段进行勾画。

创办期(1969~1977):淳良敦厚,坚持以课堂为中心

不平凡的岁月里,株洲市八中坚持以教学为重点,广泛开展学工、学农、学军活动,丰富学生实践知识,坚持开门办学,重视劳动教育。而“课堂中心”的做法一直未丢,一直将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学风以淳朴实在为主线,共培养合格中学毕业生1299人。

?????????????.jpg

1969年10月,位于市府路栗树山学校增设中学部,这就是株洲市八中前身。

???????.jpg

1970年10月,迁至学堂冲并挂牌株洲市第八中学,实行九年一贯制教学。初期15个班,学生754人,专任教师20人,行政人员4人,张世俊出任革委会主任。

??????????6?.jpg

??????????.jpg

1971年1月,学校整体搬迁至体育路6号。

1974年,当时的任务是将学校办成教育、生产和科研相结合的单位;培养有技术、懂科学、能做工、会务农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

1975年8月,成立了文艺宣传队,下设乐器队、舞蹈队、歌咏队,对师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形成了勤奋学习和尊师重道的良好风尚。

1976年,学校先后组织师生五千余人次赴12个挂钩单位开门办学,新建黄栗塘农村分校。省委表彰八中第二课堂——开门办学优秀成果。

1977年,扩至26个教学班,教职工97人。

发展期(1978~1985):回归教育本源,励精图治著新篇

这一时期主要任务是回归教育本源,通过解放思想开创教育新模式,激励先进塑形象。

1978年,树立以教学为中心、质量第一的思想,试办重点班,开展学科竞赛,教与学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高50班升学率高达88.24%,是恢复高考以来成绩最好的一年。学科与体育竞赛全市闻名。学生黄荣考上清华大学。

1984年2月,八中率先改革的精神这一年开始得到全面显现。完善教职工聘任制,建立健全团委会、学生会和班委会。高59班,参加全国数学竞赛株洲地区选拔赛,取得了人平分第一名的好成绩。这个时期我校共培养初、高中毕业生3500余人,进入大专以上学校的270余人,被社会誉为“民间重点学校”。

来源:红网

作者:红网

编辑:胡芳zz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zz.rednet.cn/content/2019/11/01/6179166.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时政
  • 社会
  • 民生
  • 部门·株洲
  • 区县(市)
  • 教育
  • 医卫
  • 乡村振兴
  • 财经
  • 房产
  • 红观株洲
  • 图片
  • 视听
  • H5
  • 活动
  • 公示公告
  • 问政株洲
  • 红网论坛
  • 记者文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株洲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