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现场。
红网时刻株洲9月17日讯(记者 曹缇)株洲的农业农村经济在全省占据重要地位,是全省乃至全国粮食高产稳收区,是全国第一个成建制双季稻亩产过吨粮的地级市。今天上午,株洲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十五场,展现全市农业农村的发展历程和总体成就。
株洲成为全国第一个亩产过吨粮地级市
株洲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山地、丘陵、平原均有分布,农作物品类丰富。农、林、牧、副、渔等产业均获得长足发展,农业总产值由1949年1.61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278.76亿元,增长172倍。
70年来,株洲主要农产品产量显著增加。粮食产量由1949年的30万吨提高到2018年的171万吨,增长4.7倍;粮食单产水平跃居全省前列,平均亩产量从119公斤增加到482公斤,增长3倍;1995年实现双季稻成建制亩产过吨粮,成为全国第一个亩产过吨粮地级市。
株洲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由“粮猪独大”逐步向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转变,高效经济作物由1949年23.7万亩发展到2018年的86.2万亩,增长3.6倍,总产值达27.6亿元;牛羊等草食动物加快发展,茶陵黄牛、醴陵黑山羊均达到一定规模;水产品总产量由1949年的4470吨增加到2018年的9.4万吨,增长20倍。农业产业融合发展,2018年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突破602亿元,休闲农业经营收入突破14.5亿元。
株洲农业知名品牌逐步壮大,先后认定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400余个,涌现了一批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农业企业品牌和农产品品牌。“炎陵黄桃”入选湖南省十大农业区域公用品牌,成功申报省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集聚区,全县黄桃种植面积达8.3万亩,超过6万人参与黄桃产业链,人均增收9000元。茶陵红茶、攸县大豆成功申报省级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唐人神集团入选湖南省十大农业企业品牌。“洣溪茗峰”茶叶成为中葡、中苏建交国礼,“肖运忠”松花皮蛋、“湘春”蕨菜等品牌农产品远销到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地,白关丝瓜、王十万黄辣椒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在逐步提高。
农业“靠天吃饭”向“靠技术吃饭”转变
70年来,株洲新修大型水库3座、中型水库13座、小型水库872座,湘江河堤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标准,并建成风景如画的湘江风光带。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55.8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49.7%,基本实现旱涝保收。强化功能区域划定,划定基本农田251.7万亩、水稻生产功能区201.24万亩、油菜籽生产保护区39.59万亩。建设农业标准化基地100个,认定省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示范园44个,认定市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示范园26个,为现代农业发展搭建了良好平台。
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农业“靠天吃饭”逐步向“靠技术吃饭”转变,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农业机械化基本从“零”起步,2018年农机总动力达到383万千瓦,是1949年的17.5万倍、1978年的13倍,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7.8%,“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方式正在成为历史。农村电子商务“井喷式”发展,培育本土化农村电商平台和龙头企业118家,从业人员超过7500余人,2018年农村电商营业额达到60亿元,实现足不出户就将农产品销到全国各地。
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累计培育农业企业292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318家,家庭农场1923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的耕地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50%,所生产的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60%,所创造的利润是利润总额的70%,已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主力军。
百万农民“洗脚上岸进城”生活实现“三级跳”
2018年,全市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9889元,是1949年361倍。百万农民“洗脚上岸进城”,农民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和经营净收入达15474元,占比达77.8%,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随着收入的增加,农民的消费水平明显提高,消费结构不断优化,生活质量明显提升。
广大农民从吃不饱,到吃得好,再到追求吃得健康;从步行到骑自行车、摩托车,再到开小车;从住土坯房,到住砖瓦房,再到住小洋楼;从听收音机,到看电视,再到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伴随着祖国成长的步伐,广大农民的生活实现了“三级跳”。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株洲聚焦打赢脱贫攻坚战,大力推进农业产业扶贫,着力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全市贫困人口由2010年的30.05万人减少到2018年的1.2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1%下降到0.43%,166个贫困村全部退出,炎陵县、茶陵县成功脱贫摘帽,比全国提前三年实现了整体脱贫和全面小康,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来源:红网
作者:曹缇
编辑:曹缇
本文为株洲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